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缅怀先辈伟绩,开拓协和未来
时间:2010.07.30
点击数:
字体:
作者:王一 李晓斌
来源:基本外科

    8月25日下午,基本外科四病房的医护人员集体参观了已故知名老专家、老院领导生平事迹展。诸位协和前辈的挂相悬于四壁,相片旁是寥寥数语的介绍。乍看上去展厅显得空荡荡的,但当参观者驻足于每一挂相前,凝视照片上老人们专注平和的神态,记忆和传说便填满了字里行间的空白——他们开创了一个“神医”的时代,他们为协和戴上了“医学圣殿”的光环,他们的生命在被救治者身上延续,他们的精神渗入了新协和人的血脉。
    以人为鉴。仪器设备可以更新引进,知识经验可以吸纳积累,一家医院的风气却非朝夕可成。大医之风虽关乎医术高明与否,更在于为医为护的德行深浅。张孝骞、曾宪九、聂毓禅……在崎岖行医路上竖下了标尺,悬起了明镜。随着几栋高楼的拔地而起,协和医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发展机遇;在民间流传久矣的威望即将获得国家认可,特等医院的称号指日可及。变迁之时,协和人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体会前辈们淡泊的心境,踏实做事,专心为医。协和最可珍贵的宝贝不是充栋的藏书,久存的病历,而是每一个恪守本职、勤衡量、善自省、行动间不堕协和馨名的协和人,他们是患者性命所托、信心所倚。
    饮水思源。无论是院内楼道的墙壁上那一幅幅黑白照片,院报上对已逝老专家的篇篇追思,还是院史相关的各次展出,无一不在诉说协和的历史、医院的文化、协和人的故事。名为“协和”的医院可以有千百家,但只有这片土地是中国最早一批顶尖医学人才用心血浇灌的,只有这里的路是那些耐得住清贫苦寂、旨在救死扶伤的人一步步踩出来的;因此,其他的只能沦为赝品。隐在各位医学巨匠身后的协和人也没有被忘记,他们的青春、汗水燃成了绚烂的朝霞,簇拥着那一团红日喷薄而出。
    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协和医院矗立于京城繁华中八十八年,雕栏陈,画栋斑,朱颜改;君不见,始终不变的是那白衣似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