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磊
翻出自己百天大的照片和自己穿着白大衣出门诊的照片比一比,发现自己真是长大成人了,如今我已经是能独当一面、为人看病的医生了!在各位老前辈面前虽然我可能仍是个孩子,但这却是我完整的人生成长蜕变历程。
父母从小就给了我极其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自小我就知道一定要当个好孩子。什么叫好?首先就要讲道德。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仁爱”的哲学思想影响这千百年来的每个中国人。我们都在传统道德熏陶下成长。“德”字在甲骨文中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也就是说德的本意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品行。今天我不想多说广义的传统道德,因为我身在协和、长在协和,我只想说说狭义的协和传统,也就是协和近百年的传统文化,因为在这里各位前辈本着严谨求精、勤奋风险的院训,严守“三基三严”的作风,将这历练的精华感染和传承给我,让我悟到了协和前辈的医德作风,领略了老师们的仁爱辛劳,让我在协和成长的每一天都戴着敬畏、感慨、收获、激励和悔悟遗憾。
至今我仍留着我十几年前和协和签的珍贵的合同书,现在它已经变得泛黄焦脆,当初捧着它我的心从踌躇满志到忐忑不安;从“住院医师期间,女医师不许怀孕”这条我隐隐感到了协和传统背后的压力。面临的24小时住院医师在院制度意味着只有每周六下午才能休息离院,记得我上班的第一个中秋节因为私自回家就被郭主任通过呼机骂回了医院。此后,三天一轮的夜班,一字一句的手写病历……一线临床工作曾经让我困得如一滩烂泥……而当我听说梁主任她们曾在桌子拼成的床上睡觉值夜班、科里的徐教授写病历得了腱鞘炎不得不手术的时候,我明白了协和传统的深刻内涵,就是她们能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坚韧精神。
曾经埋在铺天盖地的病历里抬不起头,曾经深夜里抢救完病人干啃方便面充饥,当我想偷懒退缩的时候,当我有过短暂迷茫的时候,翻看到上级大夫为我一字一句地修改病历、为我密密麻麻补充病程内容的时候,看到科里老师在我刚刚独立值班时打来电话寻寒问暖时,我曾经的厌倦化为了感激,没有前辈们的无私教诲哪来我后来行云流水般的病历书写,哪有后来能写出优秀病例参加展出的资本?哪来后来我应对临床紧急状况的泰然处理?是老师们对我们的关怀、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一贯坚持求精的传统培养了我。
既然是回忆往昔传统、印证成长道路,在这里更不能不提老前辈们对年轻一代随时随地的带教意识和慈爱品德。我是科里的老“小大夫”、小“老大夫”,我曾有幸在刚上班时跟随史济招老教授抄方出门诊。她耳朵听不清,出诊时非常重视查体,让我写了门诊病历给她看,她一边夸我写字好一边强调对待女性患者一定要重视月经和白带情况的问诊,她听力差就使劲喊着和我说,好像就怕我记不住似的;张育轩老主任2001年住院期间,在病床上插着尿管,我是他的主管住院医师,到他床旁去问病史,他只是简单谈了谈自己的情况,却问起我小柴胡汤和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应用,当时让我真是紧张、汗颜……过去种种、历历在目,沉淀的只有感激。
我工作到第五年当了总住院医师时,因为长期在病房工作,没有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而却要面对全院的中医会诊,当时倍感压力,每每遇到困惑时总请教科里的董振华教授等老师寻求帮助,他们总不厌其烦地听我叙述病史,言简意赅地给我点拨,并送给我中医诊疗经验集,走让我开阔思路,坚定中医道路的信心。在医德培养和工作方法上,梁主任曾给过我受益终生的帮助。我独立管理病房时,年轻气盛、热情高涨,却在工作中缺少了稳健和成熟。遇到难缠的病人,我徒有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善心,而没有耐心和灵活的沟通方法,还和病人赌气,这种情绪反而不利于患者的依从性,耽误有效的治疗。是梁主任及时批评教育了我,促进我的成熟和大局观念,她肯定了我的良好初衷,又直白地提出了我工作方式上的不完善之处,教我如何掌控临床医疗和管理工作,她的悉心关怀、无微不至让我领会了医德医风和仁爱之心,更让我从一个懵懂的莽撞少年成长为一个处事不惊、临危不乱的年轻医生。
往事如烟、飘散无痕吗?不,我在协和成长的回忆一直是清晰的。协和新门诊大楼奠基前那片平地坑洼泥泞,而今高耸的大楼拔地而起,协和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在我身边,除了我们的容颜渐老,永远不变的是老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协和为病人的无私付出,她们不辞劳苦提前开诊、为患者加号看病耽误吃饭、绞尽脑汁地为病人做有效而经济的检查并尽力为患者省钱用药,不嫌贫贱、不计私利,与人为善、慈悲为怀!无形中我的已经顺着她们的轨迹成长至今了。
回忆只是间断的暂时的,而协和的传统和美德是永恒的,可圈可点的片段不胜枚举!古人云“欲求其中、必求其上;欲求其上,必求上上”。前人已经为我们铺垫了坚实的道路,我能做到的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勇攀高峰,把协和优良的传统和美好的医风医德传承下去,让自己的成长道路同样有闪光之处,让自己的人生多彩,也为协和的辉煌奉献我的一份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