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协和病理科发现胰腺癌早期防治策略相关证据
时间:2024.01.31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陈杰教授团队在Modern Pathology(中科院一区)上发表论文,团队对13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免疫微环境进行分析,通过重要细胞和分子的改变揭示了该肿瘤免疫特征的组织学亚型异质性,为胰腺癌早期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证据。该研究得到了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经费的支持。

from clipboard

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类型,有三种常见的前体病变,包括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黏液性囊性肿瘤。相比仅可通过显微镜识别的微小病变PanIN,IPMN是可以被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和手术早期干预的一类病变,为这部分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改善提供了更多可能。目前,通过靶向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来阻断肿瘤免疫逃逸并清除肿瘤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已在许多癌症中成功应用,VISTA(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阻断疗法也在多种肿瘤的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潜在应用价值。既往研究发现,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深受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其中CD8标记的细胞毒性T细胞是靶向PD-1/PD-L1过程中,发挥肿瘤杀伤作用的重要免疫细胞;而巨噬细胞则常可表达PD-L1并抑制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然而,学界尚不清晰IPMN向胰腺癌进展过程中免疫微环境的特征性改变,所以免疫治疗在IPMN相关的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还不甚明了。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60例IPMN伴相关浸润性癌患者的CD8+T细胞、CD68+巨噬细胞、PD-L1与VISTA,直观展示了IPMN恶变过程中免疫微环境重要细胞和分子的动态演变,并与76例无浸润性癌的IPMN患者进行了对照。

研究结果揭示,在IPMN发展为浸润性癌的过程中,可观察到CD8+T细胞的减少及CD68+巨噬细胞的增多。多因素分析发现,相较常规临床病理指标,更丰富的CD68+巨噬细胞是提示IPMN伴相关浸润性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同时,上述发现也为病理工作者更好地识别IPMN相关的浸润性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from clipboard

▲IPMN伴相关浸润性癌中,CD8+T细胞浸润明显减少

from clipboard

▲IPMN伴相关浸润性癌中,CD68+巨噬细胞更丰富

from clipboard

▲IPMN伴相关浸润性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多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还揭示,PD-L1阳性表达显著见于胃型/胰胆管型IPMN及其浸润性癌中,而VISTA+免疫细胞则多聚集于肠型IPMN内。提示IPMN免疫特征的组织学亚型有显著的异质性,可以为IPMN的病理诊断工作及防治策略研发提供新的参考。

from clipboard


第一作者:莫胜崴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2023级临床医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梁智勇教授。博士期间师从陈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胰腺肿瘤病理及其免疫微环境,已发表SCI论文5篇。

from clipboard

共同通讯作者:常晓燕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肝胆胰腺病变及内分泌肿瘤的病理诊断。执笔全国《胰腺上皮性肿瘤规范化标本取材及病理诊断共识》。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from clipboard

共同通讯作者:陈杰

病理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第二临床分委会主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9项,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和国家行业基金课题及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SCI收录论文150余篇。主编全国长学制统编病理学教材及胰腺专著18部。

文字/干玎竹 莫胜崴

编辑/干玎竹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