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2016北京协和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 暨第23届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疾病与消化内镜研讨会
时间:2017.12.13
点击数:
字体:
作者:2016北京协和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 暨第23届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疾病与消化内镜研讨会

      2016年4月14日-4月17日在北京最美的春天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北京协和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前后历时4天,堪称“北京协和消化疾病周”。本届论坛盛况空前,不仅历时长、特邀国内外专家多,而且论坛内容系统、丰富、精致,并首次采用网络直播,为不能到现场的同仁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为期4天的研讨会囊括了炎症性肠病专场、消化内镜专场、大会主旨报告、多学科对话和病例讨论等,真可谓消化大餐。


【炎症性肠病专场】

IBD病理研讨会

      为促进病理科医师、消化内科医师对炎症性肠病病理诊断的认识,加强临床、病理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届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论坛特意安排了“2016年炎症性肠病病理研讨会”作为会前会于2016年4月15日下午召开。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消化内科联合筹办了本次论坛,由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陈杰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主席。首先是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的桂先勇教授以“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概论”为题,从最基本的肠粘膜组织病理学,到IBD最具诊断价值的组织病学表现,再到需与IBD鉴别的常见疾病(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病、乳糜泻、肠白塞等)的肠道病理学改变及其与IBD鉴别的诊断要点,对整个IBD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全方位覆盖、重点突出且极具临床实践价值的讲解。随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的石雪迎教授对感染性肠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与IBD鉴别的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常见肠道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的病理表现,并特别针对难以与IBD鉴别、易于叠加感染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结核和巨细胞病毒感染进行了重点介绍。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的周炜洵教授对缺血性肠病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与IBD鉴别的要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强调了缺血性肠病组织病理学基本改变(如肠壁不同层次不同程度水肿、出血或坏死、微血管血栓等),指出慢性缺血损伤可模拟IBD而造成疾病难以诊断,同时分享了实际工作中的诊断经验。最后分别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叶菊香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的游燕医师汇报了精彩的病例,她们从病理医生角度进行阐述,台上的消化内科专家从临床角度进行点评及提问,引起病理医师们和消化医师们的热情讨论,充分展现了病理与临床相结合对于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和合作诊疗的风采。


IBD外科圆桌研讨会

      IBD的多学科协作,特别是消化内科医师与外科医师之间的协作,为疑难危重IBD患者的诊治提供了保障,也是IBD诊治中心质量控制指标中的重要元素。本届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论坛就围绕IBD多学科协作组织了一次“IBD外科圆桌研讨会”,由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和消化内科联合组织。首先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的基本外科专家Dr. W. Donald Buie教授就“肛周瘘管型CD的外科治疗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诊治流程、肛瘘的诊断及分型、内外科协作治疗以及外科治疗措施的利弊等。来自南京军区总院外科的龚剑锋教授就“CD的腹腔镜手术进展”进行了讲解,充分分析了国外经验、共识意见,结合其所在中心的自身诊治经验,讲述了CD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相对于开腹手术的优势、手术技巧、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来自浙江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的曹倩教授从消化医师的角度探讨了“CD合并瘘道患者的生物制剂治疗”,不仅仅解读了对生物制剂治疗瘘管型CD的疗效、预后的国外研究结果,更是结合邵逸夫医院的自身经验提出了“东方经验”,即生物制剂应用并不能完全避免手术;合理应用生物制剂可以控制肠道炎症,缩小手术范围,减少肠管损失;生物制剂对肠瘘(除肛瘘外)疗效不确定,多数病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生物制剂是术后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 对于CD患者治疗的内外科协作进行了充分讨论后,来自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钱家鸣教授做了“IBD患者多学科协作(MDT)”的主旨报告,高度评价了MDT对于疑难危重IBD患者诊治的重要意义,强调良好的团队协作、合理的协作流程,定将提升的IBD患者的诊治效果。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的吴斌教授对“2015年ECCO提出的UC手术共识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涉及UC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时机、手术术式、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应对等多方面。而来自广州中山六院基本外科的练磊教授对UC手术的经典术式“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术后储袋相关并发症的处置等。最后是由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孙曦羽医师和上海新华医院外科杜鹏教授提供的病例讨论,涉及CD合并肠瘘的外科手术适应症、围术期生物制剂治疗的方案制定、IPAA术后吻合口瘘的外科干预时机及术式等。本次IBD外科圆桌研讨会充分展现了MDT在IBD诊治中的重要性。


协和-卡尔加里IBD论坛

      本次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论坛的亮点之一是继2014年后的第二届协和-卡尔加里IBD论坛。经过这2年多协和与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IBD诊治中心的进一步合作,增加了双方的共识,增进了感情,将加强合作、协同发展作为两大中心协作的宗旨。今年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来自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IBD门诊主任Dr. Remo Panaccione、基本外科前主任Dr. W.Donald Buie和病理科胃肠组组长桂先勇教授,他们分别带来了“IBD药物治疗新靶点”、“IBD患者优化手术治疗举措”和“内镜影像新技术和体内显微镜与组织病理学对照联系在炎症性肠病粘膜修复和瘤变检测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Dr. Remo Panaccione是在IBD生物制剂治疗及其临床药物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几乎主持或参与迄今为止在所有加拿大开展的IBD治疗的生物制剂临床药理研究,发表了多篇NEJM、Gastroenterology等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在其讲课内容中,系统的回顾了当前在IBD治疗领域开展临床药理研究的新型生物制剂,并对各种新型生物制剂的利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IBD发病机制,提出了具有IBD生物制剂治疗的新靶点。Dr. W. Donald Buie教授有丰富的IBD外科手术经验,发表多篇IBD手术相关论著,本次就如何“优化IBD患者的外科治疗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急诊手术前对急性患者进行抢救;若情况许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行择期手术;术前应明确疾病类型及病变范围;所有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术前可停用绝大部分免疫抑制剂,但激素应逐渐减量;新型生物制剂并发生发生率较高,且需要较长清除期,应慎用。桂先勇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新型UC病理评分(ECAP)联合新型内镜技术对IBD粘膜修复及癌变检测进行了详细的、深入浅出的、前沿的讲解,对ECAP评分系统的临床、科研价值进行了验证,证实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与国外知名专家相应成辉的国内的重量级讲座嘉宾,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陈旻湖教授、西京医院的吴开春教授和上海仁济医院的冉志华教授,分别作了“影响抗TNF-a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的原因及对策”、“IBD药物治疗应该有国人方案吗?”和“IBD患者生活质量管理”的精彩报告。陈旻湖教授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是2016ECCO会议上的最新研究报告,提出了抗TNFa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观察中需做到以下几点:炎症负荷对疗效有影响,需选择合适剂量;药物/抗抗体浓度测定有助于分析失反应的原因,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优化治疗方案;注意非炎症因素引起的症状;注意病人的依从性。吴开春教授总观东西方IBD患者在流行病学、遗传易感性、临床表型、治疗决策及预后等全方位的比较,指出IBD药物治疗需要制定符合国人的方案。冉志华教授从“IBD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展开,系统的分析了国内关于IBD生活质量控制指标认识的现状及各中心间的差异,提出了我国IBD患者管理方向为将国外ECCO和CCFA患者管理材料本土化;建立培训课程,培训患者管理人员,及时反馈培训效果;纳入患者反馈和需求;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建立适合我国的患者管理质量标准。综上,本届协和-卡尔加里论坛不仅仅是协和与卡尔加里间的论坛,更是国内专家与卡尔加里专家共同交流、学习的一个平台,我们确信2年后的第三届协和-卡尔加里IBD论坛定会更上一层楼。


【消化内镜专场】

      每年的大会内镜演示安排都尽显华山论剑的精绝,亦不失全明星周末的互动。而网络直播平台的应用,更是让这些精妙绝伦的操作演示以及通俗易懂的讲解惠及数以万计的内镜操作医师,据统计全国各地超过5万人次在本次大会期间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收看内镜操作演示。

      4月14日,胃早期癌的诊断与治疗学习班率先开班,协和消化内科的老朋友八尾建始教授再临内镜中心。八尾教授是《放大胃镜》一书原作者,此书经杨爱明教授、姚方副教授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可谓洛阳纸贵、一书难求。八尾教授不仅讲解了白光、NBI下早期胃癌的特点与诊断技巧,还提点了许多放大胃镜的操作小技巧,最后更是亲自上阵,手把手带领学员进行放大胃镜操作与诊断,并亲手标记癌灶边界。在教授诊断与操作的知识之余,更展示了内镜摄影的美学,让学员们受益匪浅。随后,我科姚方副教授与病理科周炜洵副教授分别进行了“ESD操作技术”和“ESD后标本处理及病理诊断”的专题讲座,最后,学习班进入了放大内镜操作手把手演示阶段。学员们在八尾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4例患者的内镜放大和NBI观察病变,以及病变的标记,使学员们在实战中学习和领略大师的风采。

      4月15日,协和超声内镜俱乐部更是大牌云集,但授课的形式却不走“高冷”路线,而更强调“手把手”和“传帮带”。中华消化内镜超声内镜学组组组长金震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就目前国际超声内镜进展做了精彩的大会专题讲座,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杨爱明教授则图文并茂地进行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的应用”的专题报告。之后,除了穿插吴晰副教授和伍东升副教授的纵轴与环扫超声的操作技巧,其他时间都留给了学员实际操作,杨爱明、金震东、王贵齐、年卫东等超声内镜学界大咖纷纷登台,带领学员们进行手把手操作,操作病例包括胃癌的术前分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IgG4相关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粘膜病变的诊断、胆管占位的鉴别以及胰腺假性囊肿的引流,更有胰头、隆突下、腹膜后等各种占位性病变的细针穿刺演示,可谓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学员们从中深刻体会到了超声内镜应用的广阔天地和细针穿刺的巨大优势。

      4月16日,消化内镜操作演示的压轴大戏正式开幕,数十位国内外消化内镜界的顶尖专家会聚一堂,位于民生金融中心的大会主会场高朋满座,而在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则是高手云集,现场操作,实况转播,大会点评,互动提问,让现场参会人员和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海内外观众大呼过瘾。

      ——花季少女因一时赌气误饮杀虫剂造成食管粘膜灼伤,疤痕狭窄,鼻胃镜无法通过。上海中山医院的周平红教授仔细阅读患者影像学资料,精准切开约5mm长的狭窄瘢痕,视野豁然开朗,患者食管腔充盈扩张良好,封刀未见血。几天后,患者在病房咽下3年来第一口馒头,喜极而泣。南方医院刘思德教授面对直乙交界处直径3cm的侧向发育型息肉,在粘膜下注射抬举满意后,干净利落地选择了EMR切除。向广大观众生动诠释了张澍田院长上午在大会报告中强调的“不能为了ESD而ESD”,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创伤小、操作简易,对患者最为合理的手术方案才是内镜医师的天职。

      ——虽然遗憾错过刘思德教授的精致刀法,但随后出场的令狐快剑也是动人心魄。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候任主委令狐恩强教授携海博刀登场,标记、切割、剥离、止血,一气呵成,全部时间不足半小时。而友谊医院冀明教授则接手了一例由八尾教授妙笔标记的胃早癌病例,运用国际领先的铥激光技术,精准切割,有效止血。两位教授向观众们展示了精湛手技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怎样的神迹。

      ——京城刀法惊才绝艳,巴蜀剑客的丰姿也是令人心折。西南医院的彭贵勇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一例经典POEM术:粘膜下注射,建立隧道,肌层切开,清晰止血,封闭创面,行云流水如教科书般的标准操作,毫无多余动作。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则以ESD操作挑战一例胃癌术后、毕I吻合的高难度贲门癌病例。进镜后发现患者胃腔内仍有食物残渣,由于贲门附近血供丰富,哪怕只是少量出血,与食物残渣混合都会极大影响手术视野。胡兵教授艺高人胆大,逐层剥离病变,逐层止血,缓缓推进,步步为营,全过程几乎零出血,手术视野始终保持清晰,胜利完成肛侧与口侧切缘会合,成功切除病变,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治疗内镜的刀光剑影让人目眩神迷,而诊断内镜的柳暗花明也让人心驰神往。一位42岁男性患者,反复肠梗阻发作,小肠CT重建提示第5组小肠肠壁增厚伴强化。南方医院的智发朝教授,在肠道准备极差的情况下行经肛小肠镜,凭借精湛的手技,长驱直入,不足30分钟即抵达第5组小肠病变处,观察到小肠多发粘膜溃疡及内瘘形成,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考虑克罗恩病可能大,并取了病理活检。

      ——超声内镜室也是激战正酣,来自美国的Sammy Ho教授面对的是一个被血性胸腹水困扰多时的青年男性,外院反复寻找肿瘤证据未果,本次影像学检查提示钩突旁低回声。Sammy Ho教授进行了细致缜密的观察和精准的穿刺取材,我院病理科孟芝兰老师现场取材阅片,可见嗜酸细胞、类上皮细胞浸润。结合患者胃肠镜粘膜活检的结果,考虑其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可能大。金震东教授今日再度登场,此次是亲自出手诊断一名临床怀疑胰腺癌却未能取得病理的患者,金教授对胰腺进行了全面的超声探查,对胰头、胰体、钩突的可疑病灶分别进行了穿刺,充分展示了超声内镜在小病变检查方面的优势。最终孟芝兰老师当场宣布,胰头、胰体的病变炎症可能大,但钩突病变穿刺病理可见肿瘤细胞。盛京医院的孙思予教授则挑战了一例穿刺风险极大的病例:胰腺构旁片状低回声,病变包绕肠系膜上动脉,界限不清。孙教授最终穿刺成功,病理亦未见异型细胞。患者及家属终于可以放心在门诊随诊。

      ——每年的ERCP都是大会演示的重头戏,今年更是高潮迭起。来自大洋彼岸但与协和有不解之缘的唐守江教授接手了一例胰腺占位患者。唐教授先行超声内镜,获得精美图象,成功穿刺取得病理,唐教授现场分析患者影像及超声图像,考虑为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唐教授采用预切开,并行长镜身插管,成功置入支架引流减黄。西京医院的郭学刚教授这次本来是准备一展激光碎石身手的,谁知ERCP后提示患者有大量小结石,郭教授将除了激光碎石外的取石十八般兵器挨个儿展示了一遍,球囊扩张、普通网篮、碎石网篮、碎石器……充分展示了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的思想,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如张国荣一般帅气的胡冰教授则遇到了一例高难度的ERCP,患者胃癌术后,毕II式吻合,十二指肠乳头位置发生变化,操作困难。胡冰教授果断更换胃镜,准确插管,成功超选胆管,术中可见胆管上段狭窄,多发充盈缺损,扩张上段与十二指肠乳头,后取石成功。

      ——前面数例ERCP已让观众大呼精彩,而压轴出场的天津市人民医院的李文教授,更加不负众望。李文教授挑战的病例是一位52岁男性,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及胆道手术病史,球腔畸形,球后狭窄,曾采用胃镜放置单猪尾形支架,但支架移位至胆管内,同时影像学提示患者有新发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虽然患者住院前以及住院期间进行了规范的PPI治疗,但李文教授在台上采用12mm及15mm球囊扩张后,十二指肠镜仍无法通过狭窄段。而本例患者需要先取旧支架再取石,无法如胡冰教授一般更换胃镜操作。李文教授当机立断选择盲插胆道,以COOK三腔切开刀+小丑导丝胆管插管置入导丝成功。随后逐级扩张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再用网篮将移位至胆管内的支架拉出,但单猪尾支架位置别扭且各种变形,无法从活检孔道拉出,换用圈套器取出支架。随后,李文教授轻描淡写地取净结石,置入鼻胆引流管,可谓神乎其技。此外,协和医院的杨爱明教授、吴晰副教授,还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于红刚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张筱凤教授,江苏省中医院的韩树堂教授都在会场有精彩演示。

      内镜大会展现了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专家手技的精益求精,内镜团队的传承探索,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医师加入到内镜诊断及治疗学的队伍中来。


【大会主旨报告】

      本次大会共有8项专题主旨报告,内容涉及炎症性肠病(IBD)、结直肠癌、胰腺疾病、幽门螺杆菌以及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应用进展等,均是当前消化及内镜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本次大会上,来自日本北里大学IBD诊治中心主任、亚洲炎症性肠病学会(AOCC)前任主席日比纪文教授首先做了题为“亚太地区IBD的遗传学差异”专题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亚太地区IBD遗传背景研究结果,并与西方国家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提出亚洲人种和西方人种的遗传学背景存在差异,不同的遗传学背景可导致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不同。最后,日比教授还进行展望,希望建立所有亚洲国家IBD患者的数据库,并将其应用于患者的管理,令与会者受益匪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教授接下来做了题为“中国早期结直肠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的专题报告。张教授通过对世界多国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强调结直肠癌高危因素识别和筛查的重要性。报告详细介绍了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诊断、治疗、标本处理及病理、随访等内容,令与会者收获颇丰。

      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委员、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做了题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的报告。在报告中,李教授全面介绍了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诊断和治疗策略,提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目前认识有限,强调病因诊断对合理治疗、预防复发意义重大,令与会者对该病有了更新的认识。

      来自美国密西西比大学、高级内镜及内镜研究中心唐守江教授随后做了题为“肝门部胆管癌的内镜姑息治疗”的精彩报告。唐守江教授的报告中引用了大量清晰高质量的内镜图片和视频,为内镜医生的规范化精细操作提供了生动的教学范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杨云生教授在“IBD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报告中为与会者详细介绍了肠道微生物在IB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粪菌移植用于IBD治疗的临床研究、适应症及相关不良反应,提出粪菌移植临床疗效明显,短期的安全性较高,但长期疗效、不良反应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是治疗IBD一项潜在的有希望的方法。同时也指出粪菌移植时供体选择尚无标准,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及筛选,从而预防致病病原体的传播、减少尚不清楚的风险。

      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Remo教授关于“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的报告同样精彩纷呈。Remo教授详尽介绍了最新的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令与会者眼前一亮,激发了不断探索炎症性肠病治疗的兴趣。Remo教授强调不断更新的治疗方案让临床医师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治疗的灵活性,而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正确的时机给予病人正确的治疗。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吕农华教授着重介绍了“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报告援引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结合我国国情,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数据对比,提出幽门螺杆菌治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令人深思。

      来自美国纽约蒙特菲尔医疗中心内镜协会主任、胰胆和超声内镜中心主任Sammy Ho教授介绍了“消化内镜最新进展”,内容涵盖电子胆道镜、超声引导下假性囊肿引流术和坏死物清除术以及超声引导下胆道操作。报告中展示了大量真实病例的操作视频,其精湛高超的内镜技术令与会者赞不绝口。


【专题报告与多学科对话】

      专题报告与多学科对话于4月16日下午举行,容纳150人的分会场座无虚席,参会代表仔细聆听,认真思考,高度肯定了分会场的主题和内容。在内容方面,为了使与会代表了解消化病学方面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同时也考虑到会议内容在平日临床工作中的实用性,分会场主要包括三场专题报告:1.消化病学热点话题;2.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与思考;3.消化道疾病多学科对话。

      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刘玉兰教授就肠道菌群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了精彩的报告。刘教授结合文献指出,菌群代谢产物可能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健康人群的粪便菌群模式存在明显不同,E.coli在NAFLD患者肠道内显著增加,可能与疾病发展相关。上述结论使得与会代表耳目一新。房静远教授讲述了胃肠癌预防策略的思考,报告引用了2015年中国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指出在过去10年间中国胃肠癌特别是肠癌人群缓慢增长,肿瘤标志物、粪便潜血、消化内镜等手段进行高危人群筛查是十分有必要的。荟萃分析显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胃癌发生率,而调节肠道菌群则可能影响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报告最后指出表观遗传修饰在胃肠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洁教授探讨了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发展以及消化科医生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的定位,使与会代表对这种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个专题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与思考。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郝建宇教授及邹多武教授分别从按需治疗和内镜治疗方面进行报告。在按需治疗方面,GERD患者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关注,在PPI仍是最佳选择的情况下,按需治疗是符合患者长期治疗需求的治疗策略。GERD内镜下治疗包括射频治疗、内镜下折叠术及缝合术、内镜下注射或植入膨胀剂等方法,适用于PPI治疗效果不佳或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吕宾教授讲授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处理,结合实际病例,使得内容更明晰易懂。钱家鸣教授就聚普瑞锌联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炎以及联合PPI治疗ESD术后溃疡的治疗效果方面进行了客观理性的讲述。沈阳军区总医院的郭晓钟教授从发病特点、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常见合并症、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讲解了嗜酸性胰腺炎,使得与会者对这种罕见疾病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第三个专题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学科对话,这个专题主要包括三方面:介入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价值、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以及炎症性肠病多中心诊疗经验分享。在第一个对话中,北京协和医院介入放射科的潘杰教授就介入治疗在SAP治疗中的价值和时机展开报告, 结合北京协和医院的典型实例,进一步阐述了多学科平台的重要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专题中,袁耀宗教授从消化内科医生的角度讲述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建议腹泻诊治中应不应忽视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致病可能。感染内科范洪伟教授从感染内科医生的视角提醒消化内科医生应做好日常防控以及抗生素管理,才能有效防止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的医院流行。第三个话题是炎症性肠病多中心诊疗,北京协和医院舒慧君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盛建秋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曹倩教授分别报告了各自炎症性肠病中心的诊疗经验,同时也向其他医疗中心传递了合作的需求及意向。


【临床病例讨论】

      协和消化年会每年最精彩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当数病例讨论,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实则柳暗花明又一村。每一个精心准备的病例都渗透着多学科合作的精神,让与会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仿佛一起经历着跌宕起伏的诊疗经过,当揭晓谜底时由衷的拍手称赞。本次大会共讨论了3个病例:第一个病例是由赖雅敏医师报告的62岁女性,鼻衄、贫血、黑便,伴有自身免疫色彩,鼻咽部、小肠均有毛细血管扩张,右下肺存在动静脉瘘,经内科大查房多科讨论后认为符合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随后在小肠镜下于小肠内血管畸形及渗血部位进行APC凝固止血。然而随诊半年后贫血改善不明显,最终加用沙利度胺,贫血得以纠正。这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病例,由于多科的通力合作,诊疗过程非常顺利。第二个病例是由王强医师汇报的31岁男性,乳糜胸、乳糜腹以及多发骨质破坏,1年多来反复于外院多次就诊未能明确诊断,我科住院医师在收治病人当日通过将患者病例特点在文献中检索就提出可能是罕见疾病Gorham-Stout综合征,随后积极完善淋巴管显像、腹穿及椎体穿刺,最终证实了该病。而后王强医师为与会者全面介绍了该病,令与会者收获颇丰,也深刻体会到积极进行信息检索的必要性。第三个病例是杨红副教授汇报的51岁男性,慢性腹痛1年,程度较为剧烈,各项实验室检查大致正常,多次就诊予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消瘦明显。我院影像学提示存在小肠梅克尔憩室、肠系膜扭转、肠系膜静脉闭塞,最终明确了腹痛的病因,患者目前进行全安素饮食,规律克赛抗凝,在我科及基本外科长期随诊,腹痛基本消失。这是一例消化科最为常见的关于腹痛的鉴别诊断的病例,整个诊疗过程思路清晰,借助消化科、影像科、基本外科的通力协作,诊断得以明确,堪称成功诊治的典范。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让我们期待明年协和消化论坛更加精彩,与会同仁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