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自然•医学》:查口腔肠道菌群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时间:2015.07.30
点击数:
字体:
作者:陈明雁 梁迪
来源:本站原创

    你能想到口腔、肠道内的菌群异常会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吗?《自然•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28.054)7月27日在线发表的一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与华大基因的研究成果称,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生理和疾病控制的重要环节,据此构建的分类诊断模型诊断准确率接近100%。
据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患者超过5000万。长期以来,类风湿性关节炎被认为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但对其发病机制知之甚少。北京协和医院张烜教授的研究团队与华大基因经过为期4年的合作,通过元基因组关联分析法,揭示了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和保护机制相关。
    研究者收集未经治疗RA患者的牙菌斑、唾液和粪便样本,以健康人群(包括直系亲属和共同生活无血缘关系亲属)作为对照,采用元基因组鸟枪法测序技术1对微生物组DNA进行检测,并对治疗前后RA患者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据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张东亚博士介绍,某种嗜血杆菌(Haemophilus sp)在RA患者中呈现相对缺失的状态,并且其丰度与RA自身免疫抗体的滴度成反比。而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在RA患者的牙菌斑、唾液和粪便中均显著富集,尤其是在病情高度活动患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口腔与肠道菌群功能的一致性,并揭示这种菌群异常在RA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如瓜氨酸环化异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能直接参与疾病发生。
    研究人员构建了区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高精度分类诊断模型。通过对牙菌斑、唾液和粪便的元基因检测,其诊断准确率接近100%。该分类诊断模型还可帮助判断抗风湿药的疗效,并区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同疾病病程,从而进行疾病分层和药物疗效预警。
    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协和医院张烜教授表示,这是国际上首次同时进行的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元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出其在人类重大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中的机制和临床意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分层、药物疗效预警及寻求新型治疗靶点均有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