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医语辟谣 | 肿瘤标志物升高说明一定得癌症了?假的!
时间:2025.03.31
字体:
所属分类:癌症防治
来源:本站原创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等于得了恶性肿瘤。

简单来说,肿瘤标志物就是肿瘤细胞产生或者人体对肿瘤产生反应时,释放的一些特殊物质。它们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信号兵",通过血液检查就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

癌胚抗原(CEA):消化道肿瘤、肺癌的"侦察兵"

甲胎蛋白(AFP):肝细胞癌的"预警器"

糖类抗原125(CA125):卵巢癌、浆膜腔转移癌的"晴雨表"

糖类抗原19-9(CA19-9):胰腺癌、胆管癌的"哨兵"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健康的"守护者"

但要注意:这些标志物就像"调皮的孩子",有时候会"谎报军情"。


为什么肿瘤标志物会"说谎"?

以下情况下,肿瘤标志物的异常,会让人们"虚惊一场",如:吸烟会让CEA轻度升高;怀孕、肝炎、肝硬化时,AFP会升高;来月经时,CA125会波动;前列腺增生会让PSA升高。

以下因素会影响检查结果:抽血时溶血了,不同医院的检测方法不一样,试剂批次不同,标本保存不当。

但有时候恶性肿瘤真的来了,标志物却"沉默"了:早期肿瘤未能引起标志物升高;有些肿瘤根本不分泌标志物;肿瘤太小,产生的标志物太少。


那么,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

第一步:别慌!

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不超过正常值2倍)很可能是"虚惊一场",您可以先看看自己有没有不舒服,回忆最近有没有特殊状况。

第二步:复查!

建议您2~4周后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最好在同一家医院复查,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第三步:排查!

如果复查后,肿瘤标志物还是高,或者出现这些症状,就要注意了,如不明原因消瘦、持续乏力、长期低热、异常出血、摸到肿块。

您需要结合医生建议,完善以下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检查,胃肠镜、支气管镜等内镜检查,必要时做穿刺活检。


预防肿瘤,我们给您如下健康建议:

第一:体检要"量体裁衣"

40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一次,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要提前筛查,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项目。

第二:注意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好心情。

第三:理性看待检查结果

面对异常的检查指标,不要自己吓自己,也不要不当回事,建议听取医生专业建议。

作为肿瘤内科医生,我们想告诉大家:肿瘤标志物就像是我们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但并不是"判决书"。发现异常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战胜肿瘤的关键!

作者丨肿瘤内科 公小蕾 葛郁平

审核丨邵亚娟

编辑丨洪成伟

科普作者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