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迈,难免有个头痛胸闷需要去急诊就医,那么,如何能在看病的时候减少风险,提升效率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为您提供了一份关键时刻能帮到爸妈的医疗笔记,请现在就开始参照准备,有备少患。
1、了解父母的过敏食物和药物
如果存在过敏药物,需要明确具体药名,了解父母过敏的具体表现(例如是皮试阳性还是起疹子,或者直接是过敏性休克)记录下来。
举例如下:
青霉素皮试阳性;
对乙酰氨基酚:先全身痒,皮肤红,晕倒;
海鲜过敏,吃虾后全身皮疹;
后续如果用某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要把这个药的全名记下来。
有什么用?
一方面,可以避免大夫开具类似的药物再次诱发过敏反应;另一方面,有些药物如果是皮试阳性,不一定影响再次尝试使用。
2、了解爸妈曾经的病史
包括手术史,疾病史。详细到时间、地点,医院,如何诊断,治疗方案,详细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
举例如下:
高血压:2015年体检发现,北京协和医院确诊,口服XX药物降压,每次X片,每天X次,血压最高190/50mmHg,平常每周监测血压在130-140/70-80mmHg左右。
冠心病:2013年胸痛去医院看病,做了冠脉造影(报告要拍照留存),在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后续先吃阿司匹林每次1片,每天1次+替格瑞洛每次1片,每天2次×3个月,后遵医嘱停用替格瑞洛,支架后长期吃阿托伐他汀,每次20mg,每天1次至今。
阑尾切除术:2014年在XX医院切除,术后病理提示阑尾炎(手术记录和病理报告需拍照留存)。
有什么用?
详细的疾病名称很重要,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看起来很像,但均是不同的疾病,随便说一个“心脏病”能提供的信息太少,大夫可能要安排更多的检查厘清具体的心脏病类型。
诊断方式也很重要,比如同样是冠心病,根据心绞痛症状诊断,或者根据平板运动、冠脉增强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确诊的力度不同。
治疗的药物要记清楚名称、剂量,比如美托洛尔有很多种不同的剂量,有缓释片,也有普通的类型,如果患者只描述美托洛尔每次1片,每天1次,医生很难判断这个剂量是否合适。药物的效果和监测情况也要记下来,比如吃降压药的要记录平常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吃降糖药的要记录血糖的控制情况,这样更有利于大夫迅速找到疾病线索或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可以在药盒上记录用药剂量,把吃的药放在一起拍张照片,或剪下来贴在本子上,或直接把盒子压扁用夹子夹起来,都是很实用的方法。
手术记录和病理报告也很重要,比如两个患者均为阑尾切除术后出现肚子痛,手术记录中提到阑尾已化脓穿孔,和阑尾病理发现癌细胞尚未开始治疗,其检查和治疗方向有较大差异。
3、保存既往就医资料
建议每次看病的病例、心电图、查血的化验单、拍片子的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拍照留存。
有什么用?
医生写的病例,从医学的角度客观记录当时的病情、诊断、处理情况,可以高效准确地交待当时的病情。
在急诊,心电图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面对同样异常的心电图,如果以前的心电图是正常的,新出现了异常,则大夫要评估的事情要多一些、速度要快一些,有时候会直接去抢救室处理;如果心电图虽然异常,但是一直没有变化,后续的评估内容会更有针对性。
举个例子,如果患者突然胸痛做心电图如下图,大致正常,一般情况下会安排抽血,等血的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和症状再决定后续的治疗。
但同样的情况,如果此时您拿出了以前的心电图,如下图所示:
那大夫可以直接判断可能存在心梗,需要走心梗绿色通道处理。时间就是心肌,心肌系着生命,分秒之间可能决定了生死。
所以,既往的化验单、心电图、报告即使都是正常的,也是有用的,这些报告能帮助大夫更快更清楚地梳理疾病的脉络。体检报告也有这样的作用。虽然现在有些医院可以提供电子报告单,但是多个项目先后对比并不方便,可以截图保存下来,也可以提升就医效率。
以前拍的片子报告和片子最好都能保存下来。片子能提供的信息更多更丰富一些 ,建议跟报告一起保存。现在有些医院可以提供电子胶片,保存查看电子胶片的途径即可。
快快着手开始制作家庭健康笔记吧。
文字/急诊科 马士程
审核/王江山
编辑/洪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