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碧瓦丹心 | 协和三宝
时间:2024.07.29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开栏语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回首流金岁月,无论是烽火硝烟中的侠肝义胆、风雨如晦中的为民坚守,还是改革开放中的拼搏奋斗、新时代进程中的高质量探索,协和人始终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步伐,始终与共和国同心同行。在此特推出系列报道“碧瓦丹心”,希望这些讲述带您走进协和不变的初心。

协和文化有着百年历史传承。“病案、教授、图书馆”被誉为协和“三宝”,并被几代协和人在医疗实践中不断理解着、丰富着、传承着,使其逐步内化为协和人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追求,从而指导医院医、教、研、管各项工作的开展。


协和病案

病案是忠实记录患者病情、临床思维、诊疗过程的医疗文书、案例教材,高质量的病案在医、教、研、管各个领域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协和医院在创建时复制了约翰·霍普金斯的病历系统,从1921年至1951年的全部住院病人的10万份病历,以及门诊病人的55万份病历,都是用英文写成的。从1921年建院至今,保存着400余万册患者的病案,其中有许多名人病案,还有一些记载世界、中国首例疑难重症及罕见病例的珍贵病案。这是中国现代病案管理的开端,也是中国医院病案史的奇迹。

被称为奇迹的不仅是协和医院病案的数量,更是病案的质量。协和医院历来以疑难重症的诊治能力享誉中国,病案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探究这些疑难重症的原始资料。协和的病案,字迹工整、文辞流畅、记录翔实、分析得当,既是鲜活的教材,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医学典藏,不仅可以看到多位历史名人的看病记录,还可以了解张孝骞、林巧稚、吴阶平等一代名医的成长历程,甚至许多中国首例乃至世界首例的疑难和罕见病案,也铭刻在协和的历史里。

from clipboard

▲协和医院的医生在进行病历自查


协和病案分住院和门诊两大类。第一号住院病案是1921年1月26日接收的一位澳大利亚籍女病人,因天花住院治疗;第一号门诊病案是1921年7月1日就诊的郑姓病人。在协和,保证病案的原始、客观、完整、安全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没有正当理由,不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任何人都不得调阅任何一位病人的病案。

1942年3月,占领协和医院的日本侵略者准备把当时协和医院保存的48万份无比珍贵的病案全部销毁。曾任协和病案室副主任、在协和医院管理病历长达41年之久的马家润先生在《记王贤星主任二三事》中记录下了这段至今仍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当时在北京中央医院工作的钟惠澜教授,听闻日本人要销毁病案,急忙叫侵略军不要烧毁,说:“如果要卖我全包了,我去凑钱买!”当年三月,日本少佐松桥堡在东单附近碰到王贤星主任,说:“你的病案我们准备销毁送造纸厂。”王主任听后非常气愤,责问道:“这些病案放在那里,对你们日本有什么害处吗?为什么要毁掉?你们太愚蠢了!难道把这些科学的、有用的东西当废纸!”王贤星坚持真理,不畏强暴,冒着顶撞触怒日本人的危险,捍卫着协和病案的安全。数月后在街道上再次碰到松桥堡,又叫住王主任说:“你的病案决定不销毁了。”协和1942年以前的病案最终得以保留至今。包括当时的协和图书馆馆长赵庭范,也曾代为寻找地方存放病案,为病例的保存工作而奔波。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协和人对病案珍爱有加,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保护它,才让病案成为协和医院乃至中国医学界的“传家宝”。

from clipboard

▲病案科老主任马家润在整理病案


承载协和病案的是一代又一代协和人薪火相传的治学精神。每一份病案的诞生,都融入了“老协和”对年轻医生的言传身教。协和至今保留严格的病历导师制,每年都会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医师手把手地一对一指导医学生如何书写病历。协和的老教授陈德昌回忆起刚来协和医院时的第一印象,就是“住院医师要写‘大病历’,入院记录必须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每晚9时以前,总有几位住院医师在病房医师办公室内,各占一张桌子,台灯下奋笔疾书”。

协和人始终认为,优秀是一种习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病案书写中,协和人不断追求着属于自己的优秀。


协和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逾百年来涌现出的知名教授不计其数,他们既是悬壶济世的大医,也是教书育人的巨匠,是协和的宝贵财富。教授们对年轻医生和医学生的指导与教诲,有业务上的严格要求,有思维上的循循善诱,有信仰上的坚定不移,以及身临其境的临床故事。

协和的教授到底宝贵在哪里?宝贵的是严谨和勤奋的工作作风,是细致与钻研的治学态度,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高瞻远瞩,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最为宝贵的是心中的善良和对病人的关爱。

1939年,吴英恺是协和医院的外科总住院医师,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之后认为“经左胸腔切除食管癌并在胸内做食管吻合”是比较先进的,在当时外科主任娄克斯的鼓励下,年仅30岁的吴英恺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例同类型手术。1957年,张孝骞教授上书中央,要求恢复长学制医学教育。20世纪70年代末,黄家驷教授和张孝骞教授再次积极推动恢复八年制医学教育和高级护理教育,为恢复百废待兴的中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20世纪80年代,在曾宪九教授的领导下,协和外科深入开展胰腺外科研究,同时在危重病医学和外科营养支持两个领域开展攻关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

from clipboard

▲北京协和医院两院院士及部分一级教授


妇产科专家郎景和教授有一句名言:“关爱是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他说:“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维护病人的尊严,就是维护医生自己的尊严。我们不能保证把每个病人都治好,但我们能保证好好地治疗每个病人。”郎景和是林巧稚大夫的学生。年轻时,他常常跟随林巧稚一起查房。郎景和回忆道:“林大夫一举手一投足,就能让人感觉到她对病人的爱,她用对待亲人的方式对待她的病人,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擦汗水、掖掖被角。”

百年来,具有这些宝贵品质的教授们,作为学科发展的掌舵人、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先驱者、医学教育的领路人,不仅引领医学和医院的发展,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更为病人带来了希望。


协和图书馆

北京协和医学院早在1917年校舍初建之时,就建立了医预科图书馆,制定了以西医现代医学文献为主的馆藏发展方针。1941年因日军侵华被迫停办闭馆时,馆藏图书约75000册,被誉为“亚洲第一”。400多种世界一流医学期刊从创刊号开始即成套收藏,珍藏的中医古籍年代最早的距今已700多年。这些书刊无声地记录、见证了医学的每一次进步,已经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藏品。

图书馆是教授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地点,是医务人员“终生学习”的地方。血液内科张之南教授在《弘扬协和精神,建设高水平的协和医院》一文中写道:“张孝骞大夫、王叔咸大夫、谢少文大夫、曾宪九大夫,这些老一辈的协和人已经把星期天上午去图书馆作为长年固定生活日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老教授们十几年如一日的治学精神无疑带给后辈们强烈的示范作用。

from clipboard

▲协和人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学习


图书馆是协和人寻求“解决之道”的场所。医学大家们在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吸取国内外的最新知识和进展,成功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已经成为协和特质,并留下许多协和佳话。1962年,皮肤科收治了一个罕见病例,患者的鼻部、眼部、喉部、皮肤、肾脏等多个器官都出现了严重损害且持续加重,协和医院的医师谁也没见过这种病,诊断方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张孝骞亲自去床旁查看后,当时并没有立刻下诊断,而是抓住了诊断的两个关键点:肉芽肿性病变和血管病变。回去后,张孝骞一头扎进了图书馆,经过一夜紧张地查阅文献,即日便提出了“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当时称作“Wegenar肉芽肿”)的诊断,而最终的病理解剖也证实了这一诊断。这是新中国确诊的第一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百年时光,擦亮了协和的“金字招牌”,也沉淀了病案、教授、图书馆的协和三宝,引领协和人不懈探索、不断超越。

参考文献:

[1] 赵玉沛,姜玉新,张抒扬,吴沛新主编.中国现代医院史话:北京协和医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文字/宣传处 党委办公室

图片/宣传处

编辑/严晓博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