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协和史话 | 丙寅医学社与中国早期医学科普
时间:2021.09.29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医学周刊集(第五卷)》封面

       “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之后,中国社会思潮涌动,青年一代的思想变动尤为活跃。协和学子们凭借得天独厚的医疗平台,随时可触摸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沿,也感受到了社会大潮的变化。

       根据陈志潜回忆,1925年爆发的“五卅运动”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学生们大多埋头学术,不问政治和国家大事;“五卅运动”爆发以后,北京所有学校在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的号召下积极参加运动,协和的学生杨济时、贾魁、诸福棠、朱季青(又名朱章赓)、李瑞林、陈志潜带头响应,杨济时、朱季青、李瑞林与陈志潜被推选参加了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他们回到学校后组织本校学生参加该联合会组织的爱国运动,协和学子的爱国热情由此被点燃。

       1926年的一个黄昏,杨济时、朱季青、贾魁、诸福棠、李瑞林、胡传揆和陈志潜等一批有理想的学生和青年医生聚集在协和的草坪上,成立了以丙寅年(1926年)命名的医学社——丙寅医学社。

       当时的他们还只是协和医学院里一腔热血的青年学生,有着匡时济世的志向和为民造福的理想,后来在中国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陈志潜和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推行了农村三级卫生网,为世界瞩目;朱季青和贾魁等参与了抗战时期贵阳医学院的筹建,为中国现代医学保留了火种;朱季青于 1950 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公共卫生行政科主任;诸福棠成为中国儿科学奠基人。

       建社伊始,青年志士们首先进行了医学社主旨的讨论,几番探讨后决定以“评论社会医事、传播医学新知为己任,提倡新医,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增进民族健康”为主旨。他们呼吁民众参与到“新医学运动”中,“将‘玄妙’ 的医学理念化为‘科学’的医学理念,把‘贵族’ 的医学化为‘民众’的医学,将‘治疗’的医学化为‘预防’的医学”。

       医学社一成立便创办《医学周刊》(又名《丙寅周刊》),社员们在其中针砭时弊,言辞恳切,现在回看仍有振聋发聩之感。医学社认为,建设“新医学”是国家建设大局的重要环节,民众健康,民族才能强盛,而这一切舍发展医学卫生事业别无他法;医学社批评了那些抱残守缺、封建迷信的“旧医人”,他们一味地“尊古”,不求医学革新,开历史的倒车而不自知;医学社还抨击了那些大城市里挂牌行医、巴结达官贵人以自肥的医生,提倡医学不分贵贱,治病救人才是正道。

       作为当时备受推崇的医学革命宣传阵地,这份周刊受到社会名流的广泛关注。熊希龄曾为《医学周刊集》(《医学周刊》的合集)题写刊名,周作人和江绍原为之作序。刊物得到江绍原好评,他认为“大江南北各省已有通俗医报多种,然于刊载一般人便览的医学文章而外又能够明白地勇敢地声讨伪医们贻害病家妨碍医学的罪者,或许只有丙寅周刊”。

       纵观丙寅医学社的历史记录,无论是《丙寅周刊》还是后来的增刊,有关通俗医学知识的文章数量最多。当时在北平很有名气的《北平世界先驱报》,专门开辟健康教育专栏以刊载《丙寅周刊》的内容。《新中国》和《大公报》也陆续刊载《丙寅周刊》中的优秀文章。

       从1926年到1949年,丙寅医学社参与创办了若干份医学刊物,唤醒近代中国民众的“卫生觉”。医学社后期,随着时代变迁和成员毕业,骨干成员星散各地,但都在为国家卫生事业付诸努力。1932年,丙寅医学社发起人之一的朱季青在南京成立分社;1947年,医学社成员之一的贾魁在南京主办了《医潮》期刊。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总理在会见陈志潜时也对丙寅医学社当年所作的工作表示赞许。

       陈志潜在晚年著作的《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一书中曾满怀感慨地回忆:“然而,几十年来丙寅医学社及其工作似乎逐渐被淡忘了。唯一完整的一套仍保留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中。该社的许多社员已去世,少数保存下来的资料将使追逐协和历史的学者注意到少数学生曾自愿地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奉献于保健知识教育事业。”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保健知识教育事业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整体部署下发展迅速,而正因为他们的远见,将这个事业提前了近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