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协和援鄂医疗队王京岚、吴东、刘金榜三人获“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表彰
时间:2020.10.27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傅谭娉 李苑菁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2020年10月23日下午,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发布活动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外广场举办。

 

  此次发布的300位“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是经过广泛推荐、网络点赞、审核评议等程序产生的。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京岚教授、消化内科吴东副教授、重症医学科刘金榜主管护师获得“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荣誉称号。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京岚教授。

 

  王京岚,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于大年初二作为第一批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参与了筹建重症病房、快速收治危重症病人、科学规范管理ICU病房的全过程,坚守到病房关闭的最后一刻。返京后,他又以武汉战疫经验助力打赢“北京保卫战”,勇担重任执行涉外援助任务,在身体力行中传递着医者的初心与大爱。

  在武汉一线,作为协和医疗队核心组成员及三级查房教授,王京岚从无间断地每天进入“红区”。他身先士卒,勇担责任,无惧危险,为了给危重症患者制定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他在“红区”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直至熟记每个患者情况才离开病房。他亲自负责病房内所有使用有创呼吸机患者的外出检查和转运工作,甚至在缺少正压头套的情况下,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行床旁气管镜操作30余次。

  6月,北京出现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王京岚作为北京协和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督导组之一,再度投身抗疫实战中,将武汉抗疫一线积累的成熟经验带回北京,筑牢了协和科学、严密、周全的院感防护网。专家督导组连轴展开急诊、发热门诊、门诊等重点区域的实地勘查和全流程梳理,走访了医院六十多个区域。在专家督导组的建议下,医院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升级,并在70个小时内建成了一个符合传染性疾病防控规范的新冠核酸采样方舱,将日均采样能力迅速提升至4000例,同时分流了门急诊患者及普通人群,避免了交叉感染。

  8月初,根据党中央部署,外交部派出包机赴美国接回休斯敦总领馆全体馆员,王京岚作为随机医护人员加入工作组。接到任务后,他随即针对回国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详细摸底、落实各种医疗器械和药品,就机上卫生防疫安排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准备工作。在全程长达33小时的任务过程中,他不辞辛苦,全力做好机上卫生防疫、健康照料和紧急救治工作,确保每位人员平安健康抵京,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高度评价。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吴东副教授。

 

  吴东,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2020年2月7日,吴东加入国家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抗疫68天,作为医疗组长奋战在救治最前线,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凝聚先锋力量,像钉子一样钉在了重症救治的战场上。

  吴东作为医疗组长和中坚力量,始终与患者保持零距离接触,抢救危重患者从不顾及个人安危。先后完成气管插管5例,中心静脉置管9例,胃镜置入空肠营养管3例,急诊内镜止血1例,参与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多例。准确应用中西药缓解肠麻痹,积极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及时发现并处理肝脏和胰腺损伤,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所负责的医疗小组成功救治了原武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等多名患者,得到了家属赞誉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表扬。

  吴东还担任着协和医疗队第三临时党支部书记职务。作为支部带头人,他身先士卒,长时间在污染区高强度工作,夜班疲惫时只在地上躺着休息片刻。面临困难时常鼓励队员们:“咱们努力坚持,病人就有希望”。在武汉两次主讲党课《武汉三镇与中国革命》《从井冈山革命斗争看武汉抗疫》,有效鼓舞了队员的斗志。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鼓励大家在艰苦卓绝的努力中保持乐观精神,在曙光初现时坚持慎终如始的工作态度。在汉期间,吴东主持召开支部大会5次,发展7名同志火线入党。

  吴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向世界传递中国抗疫经验。3月16日,在国新办组织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吴东全程用英文介绍了自己在武汉的工作经历,展现了中国医务人员的素养和情怀。他说出的 “生命可逝,唯爱永恒”(human beings are mortal, but love is not)赢得了广泛共鸣。在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策划下,吴东完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6次作为CGTN特邀嘉宾,交流对象涵盖4大洲10多个国家,在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境外媒体上广泛传播,受到国新办等有关部门领导的点名表扬。他多次被《新闻联播》《生命缘》等栏目报道,向全国人民展现了一线抗疫人员的昂扬斗志,产生了热烈反响。

 

▲北京协和医院刘金榜主管护师。

 

  刘金榜,共产党员,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他作为首批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又作为“压舱石”在武汉战疫了整整92天,更应召出征执行涉外援助任务,书写了“男”丁格尔的传奇。

  到达武汉后,刘金榜和同事们立即投身到ICU病区的筹建中。他积极参与流程梳理、物资整理、防护培训、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与同事们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用48小时的极限速度,从无到有建成了ICU病房。病房开始收治危重病人当天,刘金榜申请率先进入污染区,连续工作近十个小时,为病房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武汉期间,刘金榜共参与了ICU病房35例重症患者、109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留置管路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极高。刘金榜作为重症护理的专家,耐心向队员们分享经验,积极展开血液净化、ECMO、俯卧位通气等操作培训,大力推动动脉导管留置技术,用专业、全面的重症护理知识不断提升医疗队的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他还将对患者的关爱融入到工作中,带领同事们为患者擦浴、洗头、理发、修剪指(趾)甲,为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4月15日,协和援鄂医疗队离鄂返京,刘金榜和另外五名同事作为最后的“压舱石”留守武汉一线,参加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工作。他辗转于各定点收治医院之间,指导当地医护人员精心护理重症患者的康复,慎终如始、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直至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他才放心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8月16日,刘金榜再次受命出征,加入外交部派出的工作组赴美国休斯敦,接回了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全体工作人员及中国驻美外交机构部分家属。在全程长达33个小时的包机任务过程中,刘金榜和同事不辞辛劳,连续作战,全力做好机上卫生防疫、健康照料和紧急救治工作,为任务的圆满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教授出席活动,讲述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感人故事。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在活动现场接受采访。

 

李太生教授在参加《生命至上》访谈环节中表示:“身后的病房就是我们战斗过81天的地方,看到了现在车水马龙的武汉,我感到激动,高兴,自豪,骄傲!”


▲李太生教授回到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监护病房。

 

李太生教授说,医生的战场就是病人的床旁。2020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正是在身后的病房观察到了新冠危重症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特征,制定出“尽早抗凝”的治疗原则,有效改善了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这是全球首次提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免疫炎症及凝血障碍的可能发病机制,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有危难,使命就是号角;紧要关头,初心就是方向。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员们说:“为赢得阻击病毒战斗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怨无悔!”

图片/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