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各类人员心理防护协和实用手册来了
时间:2020.02.10
点击数:
字体:
所属分类:心理健康
来源:本站原创

在新冠肺炎疫情复杂严峻的形势下,确诊患者、患者家属、疑似患者、接触患者、医护人员、一线工作人员的身心都会承受压力与挑战,问题严重者甚至会成为心理疾病,让病情、疫情影响雪上加霜。怎样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如何帮助他人进行心理防护?致力于帮助抗疫医护人员和大众做好疫情时期的心理健康防护,北京协和医院必须责无旁贷。

在这特殊时期,北京协和医院与武汉协和医院携手,由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魏镜团队与武汉协和医院心理疏导小组共同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各类人员心理防护协和实用手册》。本手册最大特点是实用,每个问题都切中不同人群常见的心理现象,并给出科学的防护方法和路径。我们将手册中的部分要点摘录如下,全文请到北京协和医院官网及健康界网站浏览下载,欢迎读者前往阅读。

第一章 普通健康人群的心理防护

一、一定容易观察到以下现象:

“持续反复关注网上和媒体上的信息,无法自拔。” “近几天几乎没合眼。” “想去医院又不敢。” “内心着急,恨不得自己……”“对报道的负面信息,感到愤怒;对积极信息又感到激动、落泪。” “各种恐惧……” 等。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应激反应”,是当人处在压力环境中大脑牵引出的情绪和身体反应。人类特有的共情功能让我们即使没有亲身经历危险,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情绪与压力。

二、自我心理防护要点

多数人不需要任何干预,可以自行恢复正常。部分人会不知不觉中陷入“过度应激反应”困境。以下自我防护可能有利于摆脱过度应激反应:

1.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列一个日常生活计划并认真执行它。避免自乱阵脚。

2.日常任务之余,进行个人平日就计划的、喜欢的、带来充实感的、愉悦和放松感的、专心致志从事的室内活动。

3.除关注官方机构的发布外,避免接收多渠道、杂乱、重复信息。避免整日被恐慌和抓狂情绪淹没。

4.不批判不责怪自己有情绪,更要尝试忍耐这些情绪。识别自己思考局限、言语唠叨、要求苛刻、抱怨不止等言行举止,更要能喝止自己。

5.保持日常通讯联系,寻求和/或提供交流、安慰、支持和彼此的关心。同时警惕不要恣意发泄,以免造成不良人际关系循环。

6.主动回忆和交流一切既往成功地应对危机和困难的经验。这可以让自己和/或家人、朋友坚定信心。

7.做好内心恐惧与保持希望的平衡,适度恐惧能让自己做好防护,变坏事为好事;坚信自己和所有人一道可以经受住当前的磨难和挑战,相信疫情在不久将来终会过去。

三、几种自助“工具”(详见官网全文)

(1) 情绪日记(2)放松呼吸训练(3)正念(4)自我陈述

四、对过度反应的监测要点

行为方面;身体方面;情绪方面;思维方面和社交方面。

可用综合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评估问卷UPPSAQ-70(详见官网全文)

五、从他人那里获取帮助的要点

1.如果他人只是直接指出问题所在,或者告诉你“应知应会”的东西如:“尝试转移注意力?”“没什么好担心的”,可能起不到太大作用。

2.如果他人能帮助自己找到和挖掘应对困难情景的潜在资源,则是有用的——心理咨询中的“资源取向“。“资源取向”的核心是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内在资源、外在资源、人际资源等,找到“破敌“之策。

3.可用资源清单(详见官网全文)

第二章 密切接触人群的心理防护

一、 隔离期容易出现的心理反应

焦虑、担忧;孤独、无聊;自责、责怪;羡慕、嫉妒;侥幸、否认;沉迷、颓废;接受、乐观;怀疑、郁闷等都是常见的。

二、 隔离人员自我心理防护要点

轻中度的焦虑是适应性的、有现实的益处。重度的焦虑则对现实没有帮助。有时单纯焦虑也可以引起一定程度的胸闷感或持续气短,甚至低热。

隔离期间“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尝试一下”情绪管理“:

1.识别和命名情绪。

2.评估情绪:用数字0-10做衡量。

3.缓和情绪。

4.行动应对。

5.自助工具有“冥想”、“内心安全之所”(详见官网全文)

三、与普通健康人群一样从躯体症状、情绪、行为、思维四个维度进行自我心理监测。

1.借助综合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评估问卷UPPSAQ-70(详见官网全文)

2.借助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详见官网全文)

四、从他人那里获取帮助的要点?

1.从参与管理的公务人员那里得到一些必要的解释和隔离要点。

2.与无法见面的亲友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自己需要的心理支持。

3.与共同居住的家人商议日常事务使自己保护各自的自主性和自我价值感。

第三章 直接诊治患者的医务人员心理防护

一、非工作常态下常见的几种心理反应:

左右为难的感觉;疲惫无力的感觉;担心紧张的感觉;挫败或无敌的感觉;批判和封闭自己;抱怨和苛责他人等。

二、非工作常态下自我心理防护要点

心理防护的目标不是没有心理困扰,而是使其保持在可控范围,保持需要达到的工作能力。

1.首先理解心理反应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对自我健康的焦虑有助于医务人员对自身风险有更好的觉察,有利于在工作中切实有效地落实防护的每个步骤、减少被感染的几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监测也有利于早期发现被感染的迹象。

(2)患者的处境会激发医务人员强烈的助人动机,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照护。

(3)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微小、局限,更能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有更大的意愿与同事合作、信任同事,有利于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4)发现问题和尖锐批评也有机会给管理者更多改进细节、改善系统、思考主次方向的机会;起到反馈一线需求的作用。

2.要意识到过度心理行为反应的消极影响:

(1)非常态下工作时是较为亢奋的,有时甚至忽略对自身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照护,长此过度疲劳难以应对持久高压的工作。

(2)怀着满腔热忱和勇气投入对抗疫情的工作中,当发现患者总是那么多、怎么也看不完,自己的患者病情不见好转、不得不面对患者离世等。如果过度表达挫败、怀疑、失望的感受时,需要警觉情绪的“传染性“影响团队士气。

3.自我心理防护的内容:

(1)保证基本生理需要,监测自己身体健康状态。

(2)更新疾病及防疫的专业知识信息,增加工作的确定性。

(3)允许自己有情绪感受,告诉自己我能耐受、我会恢复。

(4)与同事搭伴互相提醒和鼓励,互相监测和交流经验。

(5)保障空余时间充分必要的放松和恢复。

4.可以因人而异运用的方法:

除了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学习:渐进式肌肉放松、正念身体扫描练习(详见官网全文)


三、非常态工作时也要做好自我心理监测

1.需要自我监测的“三维一态“:

(1)情绪维度:情绪的稳定性与自我控制能力。

(2)认知维度:工作时注意力能否集中在目前的任务上,解决问题与做决定的能力是否正常,对疾病诊治的认知与现实是否相符。

(3)行为维度:能否保持正常必要的工作能力。

(4)应激状态:是否遇到紧急情况如突然调动岗位、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等。

2.自我监测可使用的工具:

除了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的自我评估工具以外,还可以使用以下工具:三维评估量表;压力来源问卷;职业耗竭量表;事件影响量表;综合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评估问卷UPPSAQ-70(详见官网全文)

3.需要专业介入的情况:

如出现无法入睡、情绪低落、焦虑、心慌等,持续2周不能缓解,影响工作;或者三维评估量表总分>12分,情绪的稳定性与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能力出现困难;或者事件影响量表得分>26分。

四、从他人那里获取帮助的要点

1.如有志愿者,可以请他们帮助提供生活需要的方便,减少自己后顾之忧,安心投入工作。

2.向上级人员和管理者反映工作排班、计划、倒班、饮食、休息区设施等的合理想法,对工作、生活和心理预期更有把握。

3.应可以从机构安排的上岗前业务培训中得到一些心理防护内容的培训。

4.当以上自我监测评估量表分数超出正常范围时,应从可及的具有组织管理和专业能力和心理援助人员那里得到解读和/或现场、热线的帮助。


第四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防护

一、患者出现心理反应的几个层面

1.疾病的躯体症状不适所致的心理影响:

躯体症状本身就可以给人带来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大部分人在躯体症状好转后这些情绪也继而缓解。

2.可能威胁生命的疾病预后所致的心理影响:

生命受到威胁的感受给人带来创伤体验。在一部分患者中,这样的创伤体验,在真实的威胁消失后仍可能持续存在。

3.因防止感染扩散而必需的隔离所致的心理影响:

患者的隔离带来的心理影响也可能更多:例如失控感、压抑感、愤怒感,病毒是看不见、抓不到的,愤怒就指向周围(攻击)或者指向自己(“破罐子破摔”,甚至抗拒治疗);例如羞耻感(传染病的标签);无聊感;利他反应(哪怕为了自己的家人好好自我隔离、好好配合治疗战胜疾病);内心希望感,相信绝大部分可能之下自己的病情能够经过治疗缓解、治愈;能够从生死与共、相濡以沫、持续支持自己的家人那里,从冒着自身安全风险持续提供医疗的医护人员那里,从无数持续守望、帮助的陌生人那里体会到爱与力量。

二、患者自我心理防护要点

目标是既不过度悲观恐惧,也不盲目掉以轻心;出现负面心理反应时保持自我监控和管理,不让这些负面情绪占上风就好。在心理状态稳定的基础上好好配合治疗,实现最大程度的临床疗效。

自我防护的内容和方法:

1.规律生活作息,尽量安排满每天时间,这对于对抗无聊、对抗失控感、对抗没有意义的过度关注都有帮助。可以给自己列个“课表”,从早到晚的时间不要有空隙,例如“医生查房”“吃饭”“听音乐”“看书”“和病友聊天”等。

2.对具体内心不安可以主动询问医生护士。对于有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可保持关注,但不要自己反反复复去“反刍”般地想;一定程度上忍受未来的不确定性,活在当下,为所当为,这是此时此刻需要的“智慧”。

3.人都有获得一定掌控感和隐私的需要。有些愿望也可以向医护提出协商,例如能否某些时间是不被打扰的。

4.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增多信息输入,例如视频、音频通话,带上家人照片。

5.放松训练(详见官网全文第一、第二、第三章中介绍的方法都可以尝试)

6.还可以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隐喻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如动物的隐喻(详见官网全文)、如冥想训练(详见官网全文)

三、患者保持对自我心理的监测

1.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监测,目前内心的情绪都有哪些,哪个或哪几个占主导,这些情绪合理吗,这些情绪会对我自己,对周围人产生什么影响?例如,我发现我很生气,我在对什么生气?我生气的理由符合事实吗?合理吗?我生气对我有帮助吗?对周围人有什么影响?

2.可以通过情绪日记的方法来更好接触自己的情绪,每天可以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或情绪,当时发生了什么,当时的想法,当时的情绪反应,当时的行为反应。(详见官网全文第一章)

3.也有一些自评的量表工具可以评估焦虑、抑郁、创伤体验等心理症状。

四、以下由医生提供的帮助也是保护自己心理感受的

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充分的医疗需要、饮食起居需要、情感联系需要。

你还可以从你的医生那里得到:

1.理解和共情,如果你愿意和医生流露,他们会从你的言谈、眼神、表情中了解你的心情并知道你的不易。

2.生活上感受到有一定的控制权。

3.告诉医生你患病的一切的同时,你的医生也会同样尊重你的隐私。

4.你的医生还应可以帮助你知晓日期、时间;能够让你了解自己的环境信息以及外面在发生什么;他们在防护服上写上的名字也是在进门或操作时向你做的自我介绍。

5.如果有家人或亲朋好友提供的视频、音频,你还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重要的情感支持。


第五章 家庭成员群体容易出现的心理反应

一、对家人的强烈牵挂常容易产生很复杂甚至矛盾的心理反应

二、特殊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自我心理防护

1.保持稳定的生活。

2.享受当前的生活。

3.满足自己安全需求。

4.满足自己社交需求。

5.接纳自己和家人状态。

6.体现自己价值。

三、自我心理监测要点

1.关注家里老人。

2.照顾家里孕妇。

3.体贴家里儿童。

4.成为家庭“顶梁柱”。

四、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的要点

1.家庭支持网络系统中分享经验和对策,可以合理宣泄。

2.保持联系让自己有机会从他们的反馈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

3.公益性心理援助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向心理援助人员诉说和获得帮助。

4.如果求助专业医疗机构,还应可以获得必要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拨开新冠肺炎带来的阴霾,为忧虑心灵照进温暖阳光。



科普作者
魏镜
心理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Professor
查看更多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