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三招避开红颜杀手——宫颈癌
时间:2019.03.08
字体:
来源:本站原创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所以被称为“红颜杀手”。

宫颈癌除了被称为“红颜杀手”,为何还被称作“冷血杀手”?

因为宫颈癌的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类似,主要途径也是性行为。如果说,艾滋病是由“性爱”滋生的病,那么可以说宫颈癌是由“性爱”滋生的癌。在浓情蜜意、热情似火的场面中,突然插播这样一幅画面,是不是有煞风景、泼冷水的感觉?!而且,宫颈癌在早期多半是没有症状的,悄无声息,或者即使有症状,也容易被忽视。它不像感冒、肠炎、肺炎等疾病,会让你咳嗽、流鼻涕、拉肚子、喘不过气,很多时候,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就逼近了你。

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吗?  

既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当然不容乐观。先看一组数字:根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有52.5万的新发病例和27.5万的死亡病例,中国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占全世界的1/5。具体来说,每30-35个女性中,有一个女性会在她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不幸遭遇宫颈癌。全球每两分钟就会有一名女性因宫颈癌去世!女人很美丽,疾病很残酷。留住美,维护美是多么重要。

我们真的可以避开这个“红颜杀手”吗?

可以!目前认为,宫颈癌是一种可以治愈、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宫颈癌在发展成为癌之前,有较长时间的癌前病变过程,短的3-5年,长的8-10年,甚至更长。这就给了医生和患者一定的时间去发现和处理。所以,宫颈癌是一种慢性病,只要很好地对它进行筛查,并及时地处理癌前病变,就能够将它扼杀在摇篮中。宫颈癌是由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的疾病。HPV是一个大家族,有两百多个成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引起瘊子和外阴尖锐湿疣的病毒,属于低危型HPV,这类病毒较多,占大多数。另一类是引起宫颈癌的病毒,称为高危型HPV,种类不是很多,目前已经确认的有14种。实际上,高危低危之分,就是根据是否引起宫颈癌确定的。

怎样应对宫颈癌呢?

古人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类似,宫颈癌也有三级防控体系。通过这一防控体系,可以最大限度阻挡晚期宫颈癌的发生,所以称之为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相当于我们足球中所说的中卫、后卫和守门员。

第三道防线是什么?

第三道防线就相当于守门员,这是宫颈癌的第三级防控,也就是对确诊的、各个期别的宫颈癌的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加上化学药物治疗(放化疗)等。目前早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较好,晚期的效果仍不理想。通常而言,对于癌症的治疗效果不是用治愈率,而是用存活5年的可能性来表示。早期宫颈癌,比如1期,治疗后5年存活率至少80%;如果是2期,就降到了60%,如果是3期,则降到40%;如果是4期,差不多只有20%。所以,需要将防控的关口前移,也就是守住第二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是什么?

第二道防线是做好疾病的二级防控,这属于发病学预防。指对于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检出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病例,早期治疗。简单地说,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另一种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诺贝尔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楚尔.豪森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致病病毒后,改变了宫颈癌的二级防控策略,从以前去查细胞发生了改变的“果”,转而去查引起细胞异常的“因”---HPV检测。具体筛查方法见下表:

只要进行规范化筛查,宫颈癌很难在晚期才能被发现。目前西方国家晚期宫颈癌的减少和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的减少主要是第二道防线的功劳。从2007年之后,宫颈癌病变和宫颈HPV感染的减少则多半是第一道防线的功劳。

第一道防线就是打疫苗吧?

第一道防线是宫颈癌的一级防控,属于病因学预防,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除了调整生活行为方式外,HPV疫苗接种是宫颈癌最有效的一级防治措施,能使大多数女性免于罹患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9岁到45岁的女性,如果有条件,都推荐接种疫苗。目前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二价疫苗(希瑞适)可以预防HPV16和HPV18感染,超过70%的宫颈癌都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的;四价疫苗(佳达修)能预防6、11、16、18型HPV感染,其中HPV6和HPV11不属于宫颈癌高危型HPV病毒但是会引起尖锐湿疣;九价疫苗(佳达修-9)能预防6、11、16、18、31、33、45、52、58型HPV感染。

请问,说好的“秘笈”是什么?

“秘笈”是一本名为《“10天”,让你避开宫颈癌》的书籍,本书以微信对话的方式将宫颈癌的防治知识全方位地做了梳理,读完本书,你也将变成一个宫颈癌科普达人。谭教授衷心地希望女生们读了这本小册子后,能在未来的岁月里避开宫颈癌,永葆青春靓丽。







科普作者
谭先杰
妇产科学系副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Professor
查看更多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