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了北平。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被迫关门。抗美援朝战争使中美双方处于敌对状况,“文革”期间,协和医院被定名为“反帝医院”。1972年1月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周恩来总理提议取消“反帝医院”名称,改为“首都医院”。至二十世纪1985年,协和医院院名才得以恢复。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北京协和医院”6个繁体大字,就是著名书法大家赵朴初先生的墨宝。作为当时的副院长,我亲历了医院发展史上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至今想来仍感怀不已。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北京协和医院被卫生部选定为全国医疗战线的改革试点。以卫生部崔月犁部长为首的工作组进驻协和医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此,全国各省市医院纷纷来院参观、取经。
1985年,医院改革进入第三个年头。4月上旬,崔月犁部长告诉我们说,你们给卫生部党组的报告,卫生部专呈国务院,现已有了回复:“同意卫生部的意见,自即日起停用‘首都医院’名称,恢复‘北京协和医院’院名”。这是我们全院职工盼望已久的喜讯,大家无不拍手称快。院名已定,请谁来题写院名呢?院领导当即商量起这件事。朱预院长认为按照陈敏章部长的思路为妥。陈敏章部长在去卫生部任职前就曾提过新的院名,当时就想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常委赵朴初先生题写。他与赵老有一面之交,可以出面约请。
陈部长应允约见赵朴初先生后,告诉我们,“赵老正在全国政协礼堂开会,现在就去拜访”。说办就办,我立即驱车前往政协礼堂。赵老热情接待了我,并说道:“陈敏章部长已与我面谈过此事,但我的字写得并不规范,自成一体,恐怕配不上协和医院那么高的社会声誉。我试试看吧,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未尝不可。但有一条,必须有言在先,我是从来不收取任何人的稿酬和实物。”我随即表示:“赵老您太客气啦,您的墨宝享誉京城,会使得我们医院蓬荜生辉,我们求之不得!”赵老表示,自己应允陈部长的事情一定照办,并让我第二天听电话来取。临行前,我提醒赵老,目前除大陆外,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世界各地华侨均未采用中文简体字,所以还是以繁体为宜,利于对外交往。
回到医院后,院领导商量,赵老已有言在先不收稿酬,这是他高尚的风格,但总还是要礼尚往来送件纪念品吧。张义芳书记提议,可去北京玉器厂选购一件玉质葡萄盆景,寓意赵老的墨宝和社会活动功绩硕果累累。
第二天,我们接到赵老的电话,可去约定地点取字。我先去玉器厂选购了盆景,然后直奔佛教协会赵老的办公室。赵老写的“北京协和医院”六个大字超乎我的预想。当我奉上玉质盆景时,赵老婉言谢绝,并表示,“这件礼物太贵重了,咱们有言在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感谢陈部长和你们院领导的诚意,我心领了,谢谢你们”。我再三恳求,赵老仍是坚决拒收。无奈,我只能携赠礼而归。
1985年5月,中、英文字两块铜牌院名已做好,决定在院西门外举行挂牌仪式,以示庆祝。仪式由我主持,参加仪式的有卫生部陈敏章部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顾方舟院长,以及北京协和医院朱预院长、张义芳书记、张孝骞教授等11人。新的院名揭牌仪式,标志着医院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亲历协和医院院名题写一事
时间:2017.01.22
点击数: 次
字体:小大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