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急诊永远少张床
时间:2013.01.14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君平

    编者按: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急诊科作为医院临床服务的“急先锋”,成立30年来始终致力于想方设法改善老百姓“就医难”。去年12月份,人民日报社会经济部记者王君平挂职我院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助理,深入急诊科等蹲点采访,用真实的情感和笔触记录了协和旧急诊的实况和急诊人的辛苦,撰写的通讯《急诊永远少张床》和《急诊医生太累了》发表在2012年12月20日、12月27日《人民日报》健康时空版,再度引发全社会对急诊科和急诊人的关注。2013年1月9日,急诊科正式迁入新急诊大楼,将使协和急诊告别过去,迎接新的未来。

   1、急诊科就像自我加速的陀螺
    急诊医疗服务供需矛盾,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的体现。只要老百姓的看病难没有彻底解决,看急诊难的问题就不会得到有效缓解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留观室外,摆着一溜临时加床,来自河北沧州的患者孙秀荣正躺在上面。急诊留观室人满为患,东院区共有留观床35张,而加床就有50张。孙秀荣老人的这张床,其实是加床之外的加床。每两张床的间隙都躺着人。还有不少人坐在椅子上打着点滴,每个能利用的地方都被占用,坐着的、站着的、躺着的,什么姿态都有。孙秀荣能躺在这张加床上,老伴就觉得很知足了。
    55岁的孙秀荣患有胰腺疾病,在输液的过程中,引流管不停地流出黄色的液体。医生上周五已经开了住院单,由于暂时没有病床,病人只能先回老家等床。病情加重后,家里人把她送进了急诊科。
    急诊科的抢救室是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区,有固定病床11张,有时加床数却超过原有的病床数,多达23张床,但还是不够用。
    “立即心肺复苏!推除颤仪过来!”一名心肌梗死猝死的患者被送到抢救室,实在是没有一张空的病床。正在值班的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管大夫须晋,直接在抢救室的地板上开始抢救,直到患者的心跳恢复正常,大大小小的各种管子都插好。须晋再从急诊患者中找病情相对较稳定的患者,动员他转床,为这位病情更为紧急的患者腾床。
    另一位患者的心跳达到每分钟200次,还是因为抢救室床位紧张,只能在抢救室门口接受治疗,因为监护设备已经占满,急诊科主治医生杜铁宽只有一边看着心电图机示波器,一边给患者注射药物。
    急诊科医生连轴转,每天有看不完的病人,日就诊量达到500人次,让130多人的急诊科有点吃不消,有的女医生累得都哭了。随着急诊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迫使急诊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急诊作为首诊科室,因此急诊科就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且越转越快。北京协和医院在1983年设立急诊科,这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急诊专科。2002年,北京协和医院与邮电总医院合并,急诊科也进行了相应整合,服务规模进一步扩大。而新的门急诊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急诊科的服务规模将扩大3倍。尽管如此,依然不能满足急诊患者的全部需要。
    专家认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且配置不均衡,将使急诊科长期处于被动发展状态。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薄弱,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患者不得不舍近求远。由于分级诊疗等相关机制的不完善,未能实现患者的合理分流,造成患者一窝蜂流向城市大医院,而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的急诊科势必成为许多门诊患者的选择。
    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有句话:急诊永远少一张床。急诊科副主任郭树彬认为:目前急诊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突出,主要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体现。只要老百姓的“看病难”没有彻底解决,看急诊难的问题就不会得到有效缓解。提高基础医疗水平,完善分级就诊机制,是改善目前“就医难”的现状的一剂良药。
    2、急诊病人合理分流亟待解决
    医生通过病人的主诉和测量生命体征,确定病人是否有危险,来决定病人的就诊区域。轻症病人需要在普通诊区等候,按顺序就诊
    “我肚子疼……”15岁的王小玲刚才还活蹦乱跳,现在一下子就抱着肚子蹲在地上不起来。12月14日晚8时许,王小玲和父母在北京龙潭湖旁边的餐馆吃饭。从餐馆出来不久,小玲就喊肚子疼。这么一闹腾,父母赶紧带她上医院。
    离餐馆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家医院。由于害怕小医院不靠谱,小玲的父亲舍近求远,开车直奔协和医院。十几分钟后,就赶到了协和医院。建卡、挂号、分诊,候诊室门口坐满了人,小玲连个坐着候诊的地方也没有。王先生的前边还有20多个人排队。这要是等下去起码要1个小时。有的人坐在那里神情自若,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得了急症的。看着女儿痛苦的样子,王先生冲着急诊科值班的医生嚷嚷,能不能让他女儿先看?可旁边的候诊病人不干了,“得讲个先来后到”。
    患者来到急诊,究竟是按照顺序就诊还是对病情危急者予以优先处置?郭树彬认为,急诊应实行分区负责制,发挥分诊台的作用。医生通过病人的主诉和测量生命体征,确定病人是否有危险,来决定病人的就诊区域。重症病人需要送进抢救室,即刻抢救;轻症病人需要在候诊区等待,按顺序就诊。
    郭树彬说,机场的急客通道被占用,耽误的是一次航班;急诊科病床被占用,耽误的就是一个生命。卫生部发布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要求对各医院的急诊病人按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治疗,将急诊病人分为濒危病人、危重病人、急症病人和非急症病人,病情严重者优先治疗。专家指出,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是要合理分流病人,要考虑到安置病人需要哪些急诊医疗资源,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卫生部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徐腾达指出,目前急诊科非急症病人的比例达到了32%。研究显示,急诊轻症病人和重症病人混在一起,增加了急诊负荷。急诊轻症病人应作特殊处理,如建立轻症病人区,通过快速处理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急诊专业建设没有固定模式
    我国急需对急诊科管理、专业建设,建立一套完整详尽、分级量化的指标体系。急诊科建设标准应“以病人需求为导向”,制定出相应对策,力争改变急诊拥挤的状况
    2009年,卫生部出台《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但是,这对大部分三甲医院来说都很难做到。
    患者骤增,让大型医院急诊科“捉襟见肘”,一人多岗现象严重,使急诊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急不起来”,这明显不符合急诊“救急”的初衷。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急诊医生,都希望患者尽快结束急诊状态,转到专科继续治疗。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非急诊病人长期滞留在急诊科。在急诊病人中,中老年患者较多,疾病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其专科属性不明显。还有些病人专科属性很强,但由于没有足够床位收治,也只好滞留在急诊科。
    于学忠教授是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他认为,30年来我国急诊科发展很快,但各个医院急诊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医疗质量、人文关怀、服务态度、收费标准等参差不齐。因此,我国急需对急诊科的管理、急诊专业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详尽、分级量化的指标体系。
    于学忠表示,大型三甲医院的急诊学科建设,要兼顾好专科自身发展、人才梯队培养和发挥全院急救平台两个方面的职责与功能。 
    作为卫生部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依托单位,北京协和医院最近正在着手制定《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医院急诊科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使其更有可操作性,更好地为急诊患者服务。质控中心还将启动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拥挤情况调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力争改变急诊拥挤的状况。
    于学忠认为,政府应明确“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急诊科建设标准。政府在对医院急诊科进行规范与管理时,应将医院级别、病人流量、危重病人比例、医院容量、医院性质等多种因素考虑进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医院没必要把急诊建设得那么大、功能那么齐全,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指出,卫生部将继续加强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增加床位的数量,完善设备设施,提高医疗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急救医疗需求。优化医疗服务的体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引导患者就医选择,同时严格地执行急诊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合理控制非急症患者占用急诊医疗资源的情况。
    邓海华表示,卫生部将指导地方建立覆盖院前医疗急救中心与医院急诊科的信息平台,及时沟通、科学调配,能够做到无缝衔接,提高医疗救助工作的效率。
    目前,卫生部正在抓紧研究相关的措施,在深化医改工作中,把急诊作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正在牵头研究急诊建设有关的政策,相关文件出台后会及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