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协和绘制人才培养世界地图
时间:2012.07.30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明雁 郑文婷

    公有制改革进行到今天,去社会化已成为中国各种体制改革的方向时,北京协和医院却拿出上千万资金,资助上百位中青年骨干出国学习。科教兴院,人才强院,院领导班子不仅把公派出国留学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部分,更以卓越的眼光为协和的百年大计夯实了人才基础。

    启动
    “只要是立志在医院好好工作的人,医院都给予出国深造的机会。”
    “中青年百人培训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百人计划”)是北京协和医院于2009年底正式启动的一项重要人才强院战略。医院每年拿出上千万经费,资助协和优秀医师、护士、技师和管理人才,公派至国外一流医院或管理机构参观学习先进的文化理念、领先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实现“国际一流医院”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百人计划”遵循严谨规范的遴选流程。在全院报名的基础上,人力资源处汇总信息并组织医、教、研、管等职能处室对报名者日常工作提出审核意见,确认考试人员资格。同时坚持公平、保密、严格的竞争原则,统一安排英文考试,全面测试报名者的听、说、读、写等综合水平。根据报名者英文水平、工作表现和参加医院活动积极程度等综合成绩,提出候选名单,报院行政办公会最终确定。进入“百人计划人才库”的个人可自行或经科室联系接收机构,赴国外学习参观3个月左右,或赴香港和台湾等地学习参观2至4周。
    自建院以来,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外的交流从未中断过,只是出国的费用由科主任基金、科研基金、社会基金等多方筹集,经费来之不易,因此有资格出国的人多来自临床科室,一些经费不足的科室难免有捉襟见肘的难处。“百人计划”让所有医院员工置身于同一起跑线上,机会人人均等,遴选公平、公正、公开,为更多类别、不同年资的人才敞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在出去的学员中,既有临床一线的医师和技术员,也有护士和管理人员;既有刚工作不久的新人,也有主任医师甚至科主任,这种无差别的遴选方式,让兄弟医院的同行们羡慕不已。在医院举办的“百人计划”座谈会上,许多人由衷地表达出对医院以及科室的感谢。
    “百人计划”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医院百年大计的战略部署。只要是立志在医院好好工作的人,医院都给予出国深造的机会。与国际一流医院的交流不仅培养了年轻人,增进了国际合作的机会,还扩大了医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协和,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足迹
    “按照出行前科主任的授意,我并没有停留在某一家医院,而是在6家医学院和8家医院巡访。”

    迄今为止,“百人计划”已公开遴选出两批学员。第一批百人计划学员96人,76人已落实,执行率达80.85%。第二批“百人计划”增加了计划人数,最终有235人成为第二批学员,占总考试人数的62.78%。目前,人力资源处正酝酿第三批“百人计划”遴选方案,准备将更多的协和青年才俊送到国外深造。
    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梅奥医院、UCSF……“百人计划”学员们的足迹不仅走遍了美国这个标志着医疗技术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样留下了协和人的身影:如奥地利的Bernhard Gottlieb口腔学院、德国的骨科医院、英国的Royal Surrey Country Hospital、新加坡的Camden Medical Centre、台湾的长庚医院、日本的九州大学附属医院、香港的伊丽莎白医院、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等。
    风湿免疫科李梦涛副主任医师长期筹划的“穿越美国之旅”终于在今年年初实现了。“按照出行前科主任的授意,我并没有停留在某一家医院,而是在6家医学院和8家医院巡访。协和风湿免疫科在国内是一面旗帜,临床、教学和科研都相对前列,出去的目的就是想看看我科在国际上的位置,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不是正确的。通过巡访,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选择的道路非常正确,风湿免疫科会走得很远,我们都将会大有作为。”
    李梦涛的“穿越美国之旅”是一种游学性质的开阔视野,而管理人员的出国行则多了一份开疆辟土的责任和意义。对于临床科室而言,只要有经费,出国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医院的职能部门缺乏与国外的长期联系,也没有诸如国际年会这样的机会,这使得管理人员的出国变得尤为艰难。
    为了让医院的管理人员也能像临床医生一样,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赵玉沛院长多方寻求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2011年9月16日,北京协和医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护专业发展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实现临床医疗实践与现代管理科学的紧密结合。
    从2011年开始,信息管理处张峰、教育处关健常务副处长、党委综合办杨敦干主任先后出国学习,让许多管理人才看到了希望。
    发现
    “在Bernhard Gottlieb口腔学院一个主任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张标注了九十多个科研领域,像世界地图一样的大图,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具有前瞻眼光的协和人,在出行之前,就为自己树立了学习的目标。有的人学习医疗技术,有的人考察教学制度,有的人参与科学研究,有的人吸收管理理念。他们用智慧的眼睛寻找着协和与国际一流医院的不同点,有的人找到了自信,有的人发掘了科室的生存之路。
    放射科的陆菁菁副主任医师看到麻省总医院的放射科报告非常详尽,医师们为了完成一份报告,往往需要20-30分钟。这种理念在她看来弥足珍贵,写报告的时候多写几句话,多给临床人员一些思路,一些建议,医疗质量就会随之提高,对个人的临床思维锻炼同样裨益。
    老年医学组的曾平还是住院医师,就获得在美国拉什大学老年医学中心学习的机会,令她感受最深的是对方的人文关怀。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外国人”比比皆是。为了做好问诊工作,医院里配备了专职翻译。老年人需要理疗时,护士帮忙联系理疗中心;需要到别的科室就诊时,护士帮忙预约专科大夫。病房区域有公共活动厅,病人可以在这里从事社会活动,康复训练中也包含先进的作业治疗,护士们教老年人如何上下车,如何买东西,这对病人的社会功能恢复很有帮助。护士站悬挂着巨大的告示牌,告知谵妄病人这是什么地方、今天是什么日子等信息。她说,像这样细微的闪光点,在拉什比比皆是。
    放射科的薛华丹副主任医师发现美国的教育网站功能强大又内容详尽,不仅收集了大量的教学病历,还制作了鉴别诊断工作树。目前放射科正在与国外几家软件公司接触,希望将这款软件引入中国。
    “在Bernhard Gottlieb口腔学院一个主任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张标注了九十多个科研领域、像世界地图一样的大图,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十几个人就拥有九十多个课题,为什么这么少的人能有如此大的科研产出?”口腔科的李倩主治医师发现他们在每一个专业组下属的实验室都配备了一个专职科研人员,无论是实验方法、技术路线,还是结果产出、文章生成,都由专职人员负责审核和润色,提高了科研产出的质量和效率。
    国外的科研传统同样给协和人带来了强烈冲击。在美国,一个医学家可以用40年的时间只做一个课题。在瑞典,新生儿、双胞胎的研究延续了十几年。而在国内,医生们普遍比较浮躁,医疗机构中也形成单纯追求论文发表数量的无序竞争。北京协和医院非常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在近期着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和资源整合,无论是国家级肿瘤标本库的建立,还是国家风湿病诊疗数据中心的成立,都是在积累全国的资源进行一项课题研究。对其他医院而言是获得了知识与技术的交换,对协和而言是获得了珍贵的大样本数据,这是一个双赢的开局。
    收获
    “在台湾长庚医院,一个‘80后’医生敢把世界整形外科学大师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这种魄力反而是协和年轻人应该学习的。”

    中国人把出国留学称为“镀金”。能够在世界顶级的医疗机构学习,接受世界一流学者的指导,在年轻一代的协和人看来,是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
    检验科的杨启文助理研究员在美国塔夫茨大学学习期间,接受世界级大师的指导,展开了为期3个月、分子级别的科研工作,围绕这个课题发表了核心期刊和SCI文章,还获得了国家科学自然基金的资助。
    中医科的朴元林副教授作为教学老师,在参观美国中西医教学模式后,申请了医大学生的中医双语教学项目,并着手编写双语教材。他在教学中还吸纳国外的教学方式和文化特点,一些自创的小窍门受到国外交换生的普遍欢迎。
    整形外科龙笑主治医师的另一重身份是医院团委书记。因此,当她选择台湾长庚医院作为自己的落脚点时,就把两岸医疗体制的对比研究作为了自己的目标之一。
    当她学成归来,在整形外科、外科学系以及管理人员培训会上分别作了三场报告,随后被推荐到院周会上进行汇报,在全院引起强烈反响。至此以后,院周会上的“百人计划”个人汇报就成为了一项传统,医院展板、协和院报等都成为了学员们新理念、新观点传播的重要载体。
    通过“镀金”,有的人开阔了视野,有的人建立了联系,有的人训练了科研能力,有的人认清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也有的人皆而有之。这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们,金钱、权利和享乐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更看重的是知识、训练、技能和素养的提高。出国学习的这几个月或许并不长,但他们却能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国游学只是一个起点,如何让这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在协和生根开花,才是医院和科室最重视的地方。
    改变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出国,一个人或许很难改变什么,但是具有相同理念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理念就可以成为现实。”

    在奥地利医科大学Bernhard Gottlieb口腔学院学习的李倩主治医师认为自己赶得很巧,因为该院的新门诊大楼刚刚落成,先进的设备配置和优雅的医院环境布置对我院北区筹开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为此李倩拍了许多照片发回医院,科主任将其应用于新门急诊楼的设计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呼吸科田欣伦主治医师在美国梅奥医院学习期间,发现医生们人手一张“check list”(临床备忘)小卡片,能够帮助医生明显减少医疗差错,回来后在科主任的授意下着手准备了类似的卡片。
    黄渭清主任医师将麻省总医院多科协作的理念和作法在协和灵活应用。整形外科与放疗科联合开展疑难疤痕的放疗,与乳腺外科合作开展肿瘤切除后乳房再造、创面修复等,扩大了整形美容外科的治疗范围。麻省总医院天天有培训,周周有讨论,协和整形外科也每周安排两次学习活动,介绍前沿知识,总结疑难病例;每月还有一次分析得失的小讲课,防止并发症,减少不良事件,切实提高了医疗质量。
    放射科的冯逢副主任是最早学成归来的一批学员,她不仅在放射科开展病例报告制度,落实技术员的人文培训,更多的是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科里进行推广。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百人计划”。因为具有相同理念的人越多,能做的改变就越大,国外的先进理念才能够真正为协和人所接受,成为传统延续下去。
    而这种希望也正是院领导的目标。在他们心中,一张只有医生才能看懂的世界地图正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细节。当中国社会的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人才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力,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协和的人才战略,必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幸福了个人,发展了科室,而最终受益的,还是医院。
    精彩发言
    国外的多科会诊是纳入日常工作的。当病人需要多科会诊时,首诊或主管医师可随时召集,大家共同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变态反应科王良录副教授
    新加坡眼科中心的医生人数与我院相当,但白内障手术量是我们的10倍。流畅的就诊流程使医生能够专心看病、增加门诊量、提高医院收入。
                                                                       ——眼科于伟泓主治医
    梅奥医院拥有一个很有名的临床研究基地,专门研究罕见病。协和在罕见病方面也有很多文章可做。
                                                                     ——呼吸科田欣伦主治医
    麻省总医院在全美医院中排名很高,对疼痛的良好控制、医护人员在病人出院时所给予的必要帮助是医院排名靠前的两个要素,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
                                                                  ——整形美容外科黄渭清教授
    在信息方面,我们落后的是理念。我们一直强调不能建立孤岛,想要在一个系统里实现所有功能。但是在国外,医院做的是界面友好的工作平台,其他软件提供商都可以接入这个平台,提供数据共享。
                                                                 ——肠外肠内营养科陈伟副教授
    给大家的建议是:出国以后要勇于展示自我,这对开展交流与合作很有帮助。给人力资源处的建议是:做好出国前的培训,告诉大家如何与国外的医生进行沟通,开拓人际关系。
                                                                      ——放射科冯逢教授
    新闻回顾
    2009年12月,“百人计划”培训项目正式启动,由国际合作处负责招募及遴选学员。经过英语考试和科室推荐,全院共有96人进入首批“百人计划人才库”。
    2010年6月,“百人计划”项目移交团委&青年工作部继续实施。由医院资助,科室和个人联系,第一批“百人计划”学员陆续出国学习。
    2010年8月,“百人计划”项目持续开展第二批学员的遴选工作在人力资源处组织下展开。最终226人成为第二批学员,入围人数占总考试人数的62.78%。
 

职业与幸福


    我曾在院周会上聆听过多次“百人计划”报告,学员们举止间的优雅,谈吐中的自信,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百人计划”出国人员座谈会上,多位学员们也反复用“荣幸”、“感谢”、
“自豪”等词表达出自己的幸福感。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协和能给予他们的幸福感究竟是什么?
    心理学家周欣悦在《工作是一种本能》一文中写道:“工作满意度是幸福感的重要预测指标。你对于工作有多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对于人生有多满意。有研究表明,在幸福感的所有预测指标中,工作仅次于婚姻。由盖洛普公司主导的一次针对全球十几万人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了从原始部落到现代文明等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结果表明,不管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可以显著地预测幸福感。”
    在《小崔说事》节目中,央视名嘴崔永元向协和急诊团队提问:“你觉得留在协和,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所有人共同的答案是“成就感”。
    在座谈会上,风湿免疫科的李梦涛副教授笑言:“我的人生目标是当一个好大夫。在我这个年龄段,想做事,能做事,医院和科室还能提供相应的平台,我就会很幸福。”
    另外一位曾经有机会留在海外工作却依然选择回到协和的教授说:“在中国,只要你跟别人说你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所有人都会对你肃然起敬。这是我选择回国的原因。”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协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医院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正在美国麻省总医院游学的杨敦干主任给党委综合办所有人的一封公共邮件中这样写道:
    “真为能在协和工作自豪。因为我是协和来的,MGH很重视。昨天一来,管人事的高级副院长Davis跟我聊了一个小时,下午我还参加了他们的院长办公会。Davis介绍我时,MGH的院长Slavin一听说PUMCH,马上说‘The best hospital in china’!今天早上,MGH还为我举办了一个欢迎仪式。呵呵,这都是沾协和的光啊。”
    协和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医生们实现理想的首选之地。这种协和情结就像初恋一样美好,纵然在追求它的过程中遭遇了挫折、伤害,甚至挥手离开,但是当人生走向下一个阶段,回首往昔,这种情结始终都呈现出蓝天碧云般干净美丽的景色,记录着我们曾有的理想和坚持。
    麻醉科的一名年轻人这样说道:“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从早七点到晚七点是快乐的;找到一个亲爱的伴侣,从晚七点到早七点也是快乐的。”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职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