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后核爆炸时期我们需注意什么
时间:2011.03.18
字体:
所属分类:营养膳食
来源:本站原创


3月17日,一场 “抢盐”风波袭击中国,传播速度远远快过核爆炸后的尘埃云。到底日本核泄漏对中国公民有无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李方教授。

公众受到自然本底辐射剂量约为2.4毫希伏/

当核爆炸、人为事故等引起核泄漏时,核辐射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的电离效应对人体有一定损害。这种损害在体内不断累积,将导致染色体突变造成遗传病多见、癌症发生概率升高等生理变化。在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地都发生过核泄漏事件,均引起了公众的巨大恐慌。核成为一个恐怖的杀人怪物,闻者色变,听者惊心。

其实,我们人体每天都暴露在各种射线之中,比如宇宙射线(如太阳)、飞机、手机、电脑、电视都有辐射,约为2.4毫希伏/年,称为自然本底剂量当量。国家公布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公众受到人工辐射剂量不超过1毫希伏/年。而从医学的角度考虑,受照剂量在100毫希伏以下对人体都没有影响, 100毫希伏相当于1年内累积照射约10次CT。

辐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公众无需恐慌

李方教授指出,避免核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距离。辐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当辐射量为2.2毫希伏时,一米外的辐射量锐减为0.55毫希伏。所以福岛核电站附近的辐射量为正常量的6600倍,但是抵达东京地区仅为0.035毫希伏。这种核辐射是一过性的,随着大气的稀释很快离散开,微小的剂量值对人体也无法产生损害。李方教授形象比喻道,“就好比你身上原本只有一毛钢镚儿,现在多了19个,你有了20个钢镚儿,对你的财富会有影响吗?”

因此,不仅抢盐完全没必要,抢口罩、服碘片、拒绝实用海产品都没必要,大气和海水都成为我们天然的屏障,稀释了核辐射所带来的伤害。中国大陆在过去也曾进行过多次核弹实验,对周围人群的伤害至今无报道,就更不用提隔海相望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了。

我们更需注意生活中的辐射

比起日本岛一过性的核污染,我们身边每天都在接受的辐射反而更应该引起注意。

X线、CT、同位素、放射治疗,医用辐射可以用来治病,但对人体的损害也是累积的。手机、电脑、电视也都含有不同程度的辐射,孕妇、小孩应该尽量少接触。至于社会上流传的仙人掌可以防辐射,李方教授则指出纯为误传,并无科学依据。

公众对辐射敏感是好事,有助于国家对放射源加强监控,做好应急预案,保障人民健康。但公众无需对日本核泄漏事件恐慌,应正确认识到辐射是无处不在的,应用于医学可以治病,应用于电站可以发电,我们应相信国家权威部门的意见,做一个理性的中国人。


新闻链接:

“快去抢食盐,海盐快不能吃了!”“上海的口罩都被抢光了!”手机、微薄频频收到这样的信息。继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以来,福岛核电站爆炸已成为公众最关注的话题。3月17日,日本NHK官方电视台公布3 月 16 日福岛核电站附近核辐射量为正常情况的 6600 倍,核泄漏加剧,益发助涨了恐慌高潮。抢盐、服碘片、买口罩、买仙人掌成为热门关键词。


李方教授介绍:

李方,男。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委。


北京协和医院 陈明雁 胡雅洁

科普作者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