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6日,在协和医院儿科“贝贝俱乐部”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一位法国妈妈将早产的女儿当年出院时用过的制氧机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捐赠给协和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携着活泼可爱的儿女,这位妈妈对记者讲述了三年前,自己在协和急诊室即将临产时作出抉择前的分分秒秒;讲述了出生的体重仅990克的宝宝,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度过的日日夜夜;以及小天使伴着协和医院老楼前亭亭的玉兰树逐渐长大的岁岁年年。
“我相信协和医院!”
小琳达(化名)的妈妈至今都记得那个不眠之夜。2011年在外院一次羊水穿刺的意外失败,让这位法国妈妈在孕六个多月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宫缩和临产迹象,孩子将要提前出世了。小琳达的妈妈躺在协和急诊室,那时自己的女儿胎龄尚不足26周。
在三年前那个晚上担任二线医师、如今已是主治医师的张乐嘉大夫同样记得这个不足26周、900多克的袖珍早产儿,以及指导抢救的不眠之夜。复苏、保暖,气管插管,给予肺表面活性药物,连接呼吸机,进行脐静脉置管术,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等到小琳达的生命体征初步稳定,协和老楼的窗外也已经泛出鱼肚白。
胎龄26周的孩子只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个半月,各脏器的发育都还远未成熟,这时出生其实相当于妈妈晚期流产,由此带来的挑战可想而知。同时,体重990克的早产儿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很低。然而十多年来,协和儿科已经成功救治了60多例像小琳达这样的、体重小于10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救治成功率达到79%;另外还救治了200多例体重小于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成功率达98%,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不仅如此,协和还有自己的记录:救治成功的早产儿中,出生体重最轻的只有520克。
那时,小琳达的妈妈自然还不知道这些信息。但作为法国人,她坦言早已听说过协和医院的大名,知道这座中西合璧的宁静建筑,代表着中国医学的顶尖水平。急诊室之夜,在与先生讨论后,他们一致决定还是留下这个孩子。“我们相信协和医院!相信协和的水平和技术。”
当时的病房主管李正红大夫每天向小琳达妈妈讲述宝宝的治疗情况:闭式暖箱、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营养、24小时的生命体征严密监护……由于像小琳达这样的早产儿往往还不会用嘴吮奶,因此每天都需要用针筒滴喂,即使是这样,由于胃肠道耐受力还很有限,一开始每次也只能喂0.5-1毫升奶液,其余要依靠静脉营养液来维持。医生会按照小琳达每天体重的增减量来计算当天需要的液量,精确到0.1毫升;护士则会用最细的头皮针来扎液,将营养液每天24小时匀速泵入小琳达体内。在这样的精心照护下,小琳达渐渐地状况稳定了,长大了,终于能自己每次用嘴吃30毫升奶了,闯过了呼吸、喂养困难、贫血等一道道关卡。
最终,琳达的妈妈等看到了一个健康的宝宝。经过64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小琳达终于可以出院了。这时候她的体重已经达到2705克,虽然还是小小的,但已经顺利离开了被NICU谑称为“五星级宾馆”的透明暖箱,能够自己呼吸、吃奶、排便了。回到家中继续应用了一段时间的制氧设备进行吸氧过渡后,小琳达完全康复。
“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比我们之前期望的还要好”
如今再次回到协和,琳达已经是一个三岁的小姑娘了,健康、活泼、聪明、可爱。妈妈欣慰地说,感谢协和!回头来看,三年前决定来到协和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三年来,王丹华教授一直在协和医院儿科早产儿门诊为小琳达进行定期随访。小琳达的生长发育曲线一直令人满意,目前已和同龄孩子没有明显区别,运动、语言等重要指标也都发育得不错。到了相应的月份,小琳达会抬头了,会坐起来了,会叫爸爸妈妈了,会自己独立走路了,会自己阅读图画书了,会和7岁的哥哥你追我赶地玩耍了……
王丹华教授介绍说,过去早产儿死亡率较高,即使救活,往往也会产生很多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视网膜病、听力损伤等。近年来由于治疗学及监护手段的进步,早产孩子的生存率显著提高,伤残率也大大下降。不单是小琳达,协和儿科十多年来,已经成功救治了数百例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他们的父母主要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也有俄罗斯、爱尔兰及刚果等外籍人士。最早的一批早产儿现在都已升入初中,智力发育及健康状况良好。
感谢协和,希望更多的早产小天使从中受益
在捐赠仪式现场,小琳达的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协和医院,感谢NICU,让胎龄6个多月就出生的孩子长得这么好。
除了同意讲述小琳达的故事,让更多早产孩子的父母得到力量和慰藉外,小琳达的妈妈还希望能做更多的事情。她主动联系协和,希望院方接受她捐赠小琳达出院初期用过的制氧机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当年,自购这些医用设备还相当困难,小琳达的父母也是历经多方辗转联系后,才找到了合适的设备,让小琳达出院之后的过渡阶段非常的顺利。因此,琳达妈妈选择将它们回赠给协和医院,也算是进行一项“爱心接力”。“或许还会有另一个像琳达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在出院之后需要用到它们。”小琳达的妈妈这样说。为了感谢这份真情,正在协和儿科住院的一位小病友、小画家,则向琳达和妈妈送上自绘的“感谢状”。
如今这位早产小天使的妈妈已是儿女双全。光阴流逝中她有过欢乐,也有过痛苦,有过幸运,也有过坎坷,经历了爱心救护,也传递了真情。当我们请小琳达的妈妈对所有其他早产孩子的父母说一句话时,这位法国妈妈坦言,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深感觉到,早产儿的生命力是很强大,值得为之努力。也许要走一段很长的路,但是每位父母都应当有信心,有耐心。
至于对小琳达的期望,这位妈妈想了许久许久,然后微笑着说:“祝她幸福。”
采访手记
小琳达的妈妈是一位法国人,讲中文略带一点“洋味儿”,不知她是否听过中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话,但这场跨越国界的爱心接力,的确让我们看到先贤的精神。
写下小琳达的故事,除了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关注早产儿、更多早产孩子的父母能从中得到信心和力量,我们还有一个愿望——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代表团成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席格兰特先生提及他出生于协和,协和马上找出其母亲的病案,于是格兰特看到了自己出生时的小脚印,欣喜万分。——祝愿小琳达长大后,也能由这篇文章了解到自己的成长故事。这样,它是不是也就一如当年的小脚印一样,成为一份永恒的礼物?
协和儿科的李正红副主任表示,对于每一位早产儿,我们会精心照护到可以出院的程度。但宝宝出院后的路还很漫长。因此,爸爸妈妈们要加油,协和儿科也会通过每年一度的早产儿联谊活动,协助早产儿父母们交流资讯,并指导出院后的科学抚育。未来,协和早产儿病房还会设置玻璃窗口,在精心保护宝宝的同时,便于爸爸妈妈探视。
在此,我们想告诉小琳达以及所有的早产小天使:除了你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这么多医生护士叔叔阿姨和你在一起,呵护你,温暖你。愿你们都能幸福,快乐,拥有金色的童年和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