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刘士豪教授简介
时间:2010.08.21
点击数:
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刘士豪(1900-1974),湖北武昌人,1917年入湖南长沙湘雅医学院医预科,1919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预科三年级,1925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和文海奖学金。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历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1941年成为协和毕业生中第一位教授。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被侵华日军接管后离开协和,曾兼任北京同仁医院院长。1948年回到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建国后于1951-1958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兼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教授,于六十年代初创建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并任科主任。
    刘士豪教授是我国内分泌学的奠基人。
    在学术成就方面,刘士豪教授最突出的贡献为有关钙磷代谢的研究,其中“肾性骨营养不良”的疾病命名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疾病。
    刘士豪自1930年起进入由R.R.Hannon领导的钙磷代谢研究组,并于1934年Hannon离开协和后成为新的研究组核心,研究组成员包括朱宪彝、王叔咸、周寿恺等人。该研究组全面开展了有关骨软化症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在国际上首次确定用维生素D治疗营养性骨软化症的最小剂量,首次在国际上证明健康哺乳妇女母乳中含有维生素D,且维生素D可以通过母乳治愈乳儿的佝偻病。
    在这一时期的钙磷代谢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成就是“Renal Osteodystrophy”(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命名和双氢速变固醇(A.T.10)的治疗。1942年4月,刘士豪和朱宪彝于Science共同撰文提出了“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命名,并于国际上首次提出用双氢速变固醇治疗有效。“Renal osteodystrophy”迄今仍然在广泛应用,充分说明了这一命名的合理性。
    此外,刘士豪和娄克斯合作于1936年报道了中国第一例胰岛素瘤并成功治愈。
    刘士豪教授自40年代起即全面地对各种内分泌疾病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临床研究,在糖尿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尿崩症等方面均有一定建树。不仅如此,刘士豪教授还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学。1957年,刘士豪教授建立了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的测定法。60年代初,刘士豪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对于内分泌学的意义,遂立即着手摸索,于1965年成功。
    在开拓我国内分泌事业方面,刘士豪教授也一直呕心沥血。自建立我国第一个内分泌科——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以后,刘士豪教授于60年代初先后开办4期内分泌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骨干师资和科研队伍。
    刘士豪教授在医学教育方面也是成就斐然。1957年,刘士豪教授出版了《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一书,影响了一代内科医生。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