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张孝骞:世有良医,天下之福
时间:2019.10.17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原载于2019年9月19日光明日报第9版

编者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共同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表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北京协和医院张孝骞、林巧稚两位医学大家荣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医者,外治肌骨,内驯五脏,袪疾患,消病痛,以精专之术救死扶伤,此为妙手仁心。医者,上循天道,下探良方,扬善义,慰人情,以公共立场济世安民,此为杏林之侠。世有良医,天下之福,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1919年出版的《新湖南》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中,22岁的张孝骞在他题为《公共卫生设施之程序》的文章里写下的这段话,100年后的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

张孝骞,号慎斋,湖南长沙市人,生于1897年12月28日。张孝骞是我国西医学的先驱、著名临床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医学界的“南湘雅,北协和”,都与他有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前,他担任了11年湘雅医学院的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31年的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并先后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重要职务。有人说他虽然是个知识分子,却有着军人般的斗志。无论在协和,还是湘雅,90个春秋的搏击和奋斗,彰显了他对医学教育、培养人才的执着追求。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协和”泰斗、“湘雅”轩辕。

张孝骞的座右铭是“戒,慎,恐,惧”,这不仅源于他将心比心的思考,也是他60余年从医的经验之谈。“患者以生命相托,我们如何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抱着这种服务医学的理念,张孝骞与患者讲话,从来都是用商量的口吻;在临床中,遇到问题,他也总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力求告知信息的准确性。

“学医是学共性,而治病是治‘个性’。”张孝骞认为,为患者诊治就像公安人员破案,不能满足于一次诊断,更不能认为成竹在胸,因为无论医生如何使自己的诊断符合疾病的实际状况,都只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某阶段病情的认识。所以,在他接触过的每个病例中,都会因个体差异而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诊治,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能鞭策自己每天学习。但他主张的学习,不是埋头读书,他告诫学生,不要做“看书的郎中”,而是要去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注重临床细节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在患者面前,我们永远是个小学生。”对疾病个体性的认识,使张孝骞格外重视临床第一手资料,于是他养成了坚持用“小本本”记录疑难病例的习惯。

有一天,马寅初的夫人来协和看病,她主诉的症状是“一感冒就休克”,很多医生对此都无能为力,但张孝骞却道出病因——严重出血性休克后的垂体坏死。原来,他在接诊后,联想到他的“小本本”上,记录了30年前马寅初夫人曾发生临产大出血的情况,他将二者联系起来,得出推断。张孝骞的记录是用寥寥数语抓住疾病的核心部分,所以即使他到晚年,在右眼出现视网膜色素变性、左眼患白内障的情况下,每次查房时都要通过扩瞳提升视力,为了能记录他的“小本本”,对患者负责。

1985年12月,88岁的张孝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下午2时举行我的入党宣誓大会,颇多誉词,深感惭愧……护士送来花束,医院送一玉雕装饰品,医科院送来一寿字蛋糕。热情洋溢,耗钱过多,十分惭愧!”

两个“惭愧”,让人们感悟了这位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耄耋老人虚怀若谷的情怀。1987年,90岁高龄的张孝骞因病在北京逝世。

张孝骞为病人查体

原载于2019年9月18日光明日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