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多次室速,两次胸腔出血,协和多科接力成功救治严重急性心梗患者
时间:2019.07.10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麻醉科 心内科 重症医学科 心外科 手术室 作者:麻醉科 心内科 重症医学科 心外科 手术室

编者按:协和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本文记录了协和多学科接力救治一例危重患者的过程,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大爱,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表达。

大病袭来,毫无征兆

2019年4月3日,平原(化名)感觉自己好像得了感冒,身体不适好几天了,但症状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当晚10点,妻子带他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就诊。接诊的戴佳原医生并没有因为看似简单的表象而放松警惕,凭借职业敏感,谨慎地进行了床旁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平原并非是普通感冒,而是杀人于无形的急性心梗,必须马上收入抢救室!当夜,经急诊科总值班、内科总值班及心内科三线的联合评估,平原已错过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最佳时机,这一周内都是命悬一线的高危时期。

重症治疗,九死一生

4月4日下午,平原转入心脏监护室(CCU)病房,救治接力棒交到了心内科手中。CCU的杨明医生经过评估,认为平原的病情极不稳定,应在充分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择最佳时机行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然而事与愿违,4月5日凌晨,监护仪突然发出尖锐的报警声,平原出现了无脉性室速。CCU医护人员在陈未医生的指挥下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并呼叫麻醉科协助。麻醉科宋锴澄医生火速前往,克服了患者不配合、准备仓促等诸多不利因素,“稳准狠”地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由于抢救及时,平原终于勉强闯过了第一道“鬼门关”。

4月5日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但CCU办公室的气氛却格外紧张。上午10点,心外科、麻醉科、CCU和ICU的医生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平原的诊治方案,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马上转入重症医学科(ICU)。下午1点,救治接力棒交到了隆云主任带领的ICU团队手中。

然而,第二道“鬼门关”竟来得如此之快。4月5日傍晚,平原再次突发室速,ICU医生紧急联系心外科行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此时,虽已错过最佳冠脉再通时机,但如不行冠脉再通手术则平原必无生路。当晚9点,平原被送进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术。麻醉科惠尚懿医生主动负责气道问题,麻醉科黄宇光主任也和心内科方全主任等多方沟通会诊。然而造影的结果非常不理想,为平原心脏供血的两条重要冠脉几乎完全闭塞,支架置入术已无可能。这意味着,拯救生命的唯一希望是冠脉搭桥手术。救治接力棒又交到了苗齐主任带领的心外科团队手中。

手术治疗,一波三折

4月6日,心外科苗齐主任和张超纪医生、麻醉科高卉和吴林格尔医生、手术室蒲霞护士长,所有人员争分夺秒地为平原的手术做准备。经过整整8小时的激烈鏖战,手术终于结束。让所有人仍感不安的是,平原那颗不堪重负的心脏复跳并不理想,术后仍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IABP的辅助,下一步会怎样,无人能够回答……

4月8日,平原再次进入手术室拔除左心尖引流管并关胸。但心包纵隔引流却持续不断,并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了严重影响。心外科和ICU的医生当机立断,于当晚10点在床旁行紧急开胸止血术。就在大家松一口气的时候,类似4月11日的胸腔内出血再次出现了,不得不进行二次床旁开胸止血。所幸出血事件终于未再发生。

这颗心脏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4月17日,成功撤除ECMO;4月21日,顺利撤除IABP;4月24日,减停镇静与镇痛。平原经历了沉睡的19天后,终于苏醒了。妻子在床旁紧握着平原的手,小心翼翼地轻声问:“你认识我吗?如果你认识我你就眨眨眼睛。”那虚弱但坚定的眨眼动作让她喜极而泣,也让所有救治过平原的医护人员见证了奇迹。

术后康复,步步为营

苏醒后是更为艰难的心肺功能恢复。ICU、心外科、心内科和物理医学康复科医生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制定了缜密的治疗康复方案,从卧床、坐轮椅到站立,从脱离呼吸机到拔除气管插管,一步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整整一个半月,历经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平原的心脏逐步恢复活力,他终于顺利出院了。

百年丰泽,生生不息

这是协和医护团队披荆斩棘所创造的奇迹,而平原只是千千万万在协和医院重获新生的患者中的一位。纵使彻夜的抢救未必能一挽狂澜,他们依然坚持绝处求生、背水一战。纵使走错一步便是万丈深渊,他们依然从容不迫、步步为营。纵使每个科室都有各自的立场与困难,他们依然甘愿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而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患者的健康与生命。

“患者以性命相托,我辈必全力以赴。”医院花园里的梧桐树影摇曳、沙沙作响,仿佛诉说着生生不息的故事。成长于斯的协和人正与它们一样——扎根深厚土壤,承接百年丰泽;木秀碧水蓝天,放眼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