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2019中国标杆医院学习之旅——北京协和医院专场在京举行
时间:2019.04.23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编者按:2019年3月27日,由健康界主办的“2019中国标杆医院学习之旅—北京协和医院专场”在京隆重召开,200余位医界同仁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学科建设之道。会议播放了“赵玉沛院长在百年协和倒计时1000天启动仪式上的讲话”视频短片,多位科室主任、职能处室负责人登上讲台,就学科建设经验、六大体系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进行分享,展现了协和多个专科关于“六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及未来展望。

朱兰(普通妇科中心主任)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林巧稚、宋鸿钊、吴葆桢、郎景和……一代代妇产科人缔造了协和妇产科的辉煌历史。在“六大体系建设”新要求下,协和普通妇科中心分析其优势、短板及创新点,作出三年学科规划:跟进国际前沿,开展新技术,占领国内制高点;强化协和在全国的领军位置,牵头制定指南和共识;加强微创比例,开展并做强快速康复和日间手术;以临床为中心开展科研创新;开展广泛的院内外强强合作;在人才培养、精细化管理和党建文化建设上齐发力。中心将以此为目标,充分发挥协和医院综合优势及学科齐全整体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妇产科中心。

黄宇光(麻醉科主任)

发挥平台科室的枢纽作用

协和麻醉科的核心目标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手术麻醉例数逐年增长,全面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能力和体系建设,做好全国麻醉医疗安全的引领者和临床麻醉规范的制定者。目前我国临床麻醉面临刚需逐年增加、专业人才不足的困境,同时也获得了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协和麻醉科未来三年的重点工作是:持续改进基于问题为导向的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持续推进基于临床胜任力和患者满意度的医疗绩效分配改革;推广临床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拓展麻醉医疗服务领域;进一步优化麻醉学科人力资源结构;加快推进麻醉资料信息化,将“大量数据”转变为“大数据”,在实践中创新,做好可持续发展。

朱华栋(急诊科主任)

做协和的“特种兵”

目前协和急诊科在“六大体系建设”上短板是医疗安全意识,为此急诊科进行三年规划,提升医疗安全意识,减少医疗纠纷;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并保持通畅;同时建立以病人为导向的诊疗流程;开展前沿的急危重症抢救技术;以复苏、休克、急性感染、急性肺损伤作为重点科研方向,以临床科研为主,临床和基础相结合。朱主任表示,目前国内非急诊患者挂号急诊科的情况仍比较普遍,急诊医生仍“供不应求”,但协和急诊科仍然要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建立的制度不能只挂在墙上,要坚决贯彻执行,全员参与医疗质控。依据岗位制定区域和个人的量化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于康(临床营养科主任)

建立大临床营养概念,形成科内、院内、院外的联动体系

协和临床营养科将紧紧围绕病人的营养需求,对病房实行全程化营养管理,选择重点病房,建立包括营养筛查、营养评定、医院膳食、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出院后家庭营养等在内的规范完整的临床营养诊疗模式,同时建立临床营养减重门诊、围孕期营养门诊、大样本数据库、PICC护理门诊、MDT制度等。在食堂管理方面,为后勤营养食堂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和监管,制定12个大方面的监管项目。今年还将实行APP手机自动订餐系统升级,直观呈现患者定餐情况、营养量变化情况、调整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营养膳食供给服务。同时整合组建四大科研平台,借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所在地的优势,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推动临床营养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夏维波(内分泌科主任)

如何做一个病人信任的科室?

协和内分泌科在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将细分亚专业,每个亚专业组都合理地分布专家力量,引导亚专业之间协作,形成院内MDT的主要力量;借助平台科室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疗能力,打造具有协和特色的内分泌代谢病中心。内分泌科还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医疗随访体系、疑难重症诊疗平台、临床转化科研平台、精细化管理平台,共享资源,对院内、院外开放课题;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增加医疗效果,促成学科的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切实为患者解决问题。夏主任说:“我们的目标就是一句话,‘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协和就是要做这一点,如果还争抢着看普通的糖尿病、甲亢,那协和的内分泌科就不能称之为协和内分泌科,我们一定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梅丹(药剂科教研室主任)

守护用药安全,我们一直在路上

药师要以关注药品全程风险为职责,不仅针对新药评审,更要对已经成熟的药品着重关注质量。协和在国内最早成立药事委员会,对药品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对药品的准入准出进行严格把关,规范药品的使用,以及药品安全预警。目前,协和也面临着生化药品、生物类似药、仿制药等用药安全的挑战。协和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药管理的可靠性,依靠高风险药品警示系统、自动药柜、扫码给药等手段,在药品管理、处方识别等方面构建全程化用药安全系统。药品质量是药剂科需要把住的一关,提供后续的临床药学服务也是药师的职责,药师应在医疗团队中发挥药师的专业技术作用。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首要目标和医疗品质的基石,应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保证药品质量。

王怡(病案科主任)

“协和病案”背后的故事

病案是“协和三宝”之一,从建院之初就严格管理至今。实习医生进入临床的第一件工作就是书写病历,这是秉承协和精神的基本功。而回顾历史,许多大师的成长之路上,扎实认真的病历记录几乎成为其共通特点。

病历内涵质控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抓手,协和医院将病历书写与三基三严、临床思维训练相结合,设定传承规范、贴近临床、注重逻辑、提高效度、奖励优秀5方面15个项目的检查内容及考核标准。通过资深临床专家主抓病历内涵质量,科主任定期检查,将自查结果与绩效挂钩,构建以病历内涵质控为核心、三级质控为架构的全程病历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推出多种形式的病历书写培训课程,课堂教学与网上视频教学结合,获得一致好评。

李莉(护理部常务副主任)

护理建设的协和模式

护理学科在传统医疗体系当中往往被忽视,那么协和的护理学科是什么样的?协和护理科以学科建设为发展根本,以解决疑难重症问题、拓展培养领域、加大培养数量、发挥专科护士及带头人作用为己任,大力发展“专科护理”,建立了艾滋病专科、血友病专科、重症护理专科、静脉治疗专科等多个专科护理小组。同时以临床教学改革为基础,实施护士分层次、分专科培训;以科研为龙头,坚持临床导向;以长效人才培养为重点,以责任管理为关键,以文化认同为保障,以此为基础,协和“专科护理”建设项目近5年已发表核心期刊/SCI论文900余篇。协和的护理人,有近百人在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护理学会承担着重要的学术职务。

尹佳(变态反应科教研室主任)

协和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

协和变态反应科从建立之初就寻找中国特色过敏原,为形成中国特色过敏性疾病特异性诊疗体系打下基础。为了精确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几代协和人研发、改进过敏原制剂,获得多项专利,也得到了很好的临床转化。此后的协和变态反应科,先后建立9种过敏原制剂原材料及成品质量标准;建立各种过敏原sIgE抗体血清库、过敏原库,制定了本领域的“金标准”。2019年协和过敏原特殊医院制剂回归医院,改为可以全国调剂的模式,造福全国百姓。但面对仍然过少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制剂,协和变态反应科仍然坚持立足本土,做对中国患者有益的临床研究;重视应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依据本国数据,做符合中国国情的疾病诊疗指南,切实担负起国家领军医院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