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人文关怀
忆抗日战争年代协和护理的一段往事
时间:2018.06.21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苏萌 作者:苏萌

英国人为什么称南丁格尔为“民族英雄”?在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志愿抵达战争前线为战地医院服务,通过她们的努力,使英国战士们死亡率从最初的42%下降到2%,这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南丁格尔也因此被英国人民称为“民族英雄”、“战地提灯女神”。

而在中国,也有很多护士曾为战争作出了贡献,其中就有一位来自协和的护士。

抗日战争中,我所在的晋察冀边区,由于日本对医药用品以“战略物资”为名严加封锁,解放区缺医少药严重。军队医院只设外、内科,以外科为主,医疗人员一律称医生,护理人员一律称护理员、卫生员,并按连队编制管理护理人员,都称排长、班长。“大夫”二字是对外国医疗人员的尊称,如马海德、白求恩、柯棣华大夫等。

1940年经宋庆龄先生引荐,印度籍外科大夫柯棣华来到晋察冀边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但他没有助手。边区首长通过北平中共地下党组织,推荐北平协和医院外科护士郭庆兰到解放区担任柯棣华大夫的助手。由于工作关系密切,他们之间从友情发展到爱情,最终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下一名男孩。几年后,柯棣华大夫患病,经多方医治无效而去世。郭护士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在边区医院传授推广北平协和医院的护理工作经验,并建议成立一个护士培训班(男女各半),结业后都分配到后方医院工作,一律称作护士。从此,晋察冀边区就有了护士的称谓。新中国诞生后,经周恩来总理特批,郭庆兰女士为中印友协特别大使,并希望她带着孩子经常往返中、印两国之间,为中印友好多作贡献。

这段简单的历史告诉我们,晋察冀边区护士的称谓和护理工作方法是从北平协和医院传承过去的,这也是协和护理对中国民族解放事业的贡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