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抓党建、铸精神,锻造人文协和
时间:2017.08.02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健康报 作者:健康报记者 崔芳 本报记者 段文利 陈明雁

没有满意的医生,就不会有满意的病人。当前我国医改步入以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为主的攻坚阶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2016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斌在协和调研党建工作后发现,病人满意、员工幸福是协和办院的重要经验之一。协和医院党委坚持思想建党,注重文化建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用文化感召人,用价值凝聚人,党建工作犹如春风拂面、润物无声。
传承协和老前辈精神:大爱成就大医
在党建专题调研中,协和医院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协和精神与协和文化的塑造和培育中加以传承,通过一代一代协和人的言传身教,使后辈学有榜样、行有示范的做法,给李斌主任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是怎样的一种做法和力量呢?我们从三封信说起。
1984年10月,中国现代基本外科的重要奠基人、协和医院老外科主任曾宪九给一位叫张贵纯的患者写信,督促她尽快复诊,免得耽误病情。张贵纯因胰腺增大被怀疑是胰头癌,自己都放弃了希望。曾宪九又给张贵纯所在单位领导写信,请他们一起催促。此时,曾宪九本人已是肺癌晚期。张贵纯回忆,当她返回医院时,身形消瘦的曾宪九老主任一脸心疼地责备:“你这孩子,终于来了,你怎么能这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1962年,中国首位女学部委员、妇产科主任林巧稚大夫收到一名孕妇的求助信。“我是怀了第五胎的人了,前四胎都没活成,其中的后三胎,都是出生后发黄夭折的。求你伸出热情的手,千方百计地救救我这腹中的婴儿……”新生儿溶血症!——作出诊断并不难,但这种病当时在全国都没有治愈的先例。林巧稚本可以拒绝,但婴儿一个接一个死去的惨状却刺痛着她的心。她遍查资料,彻夜难眠,最后决定接诊。林巧稚大胆决定给新生儿全身换血,日夜守护在病床前精心照顾,最终抢救成功。为了感谢林大夫和全体医护人员,这对父母给孩子取名“协和”。林巧稚,这位“一辈子的值班医生”,终身没有婚育,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弥留之际还呼喊着:“快拿来!产钳,产钳……”
第三封信来自82岁的刘燕。2016年9月,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正在播出庆祝协和建院95周年的《协和大医》系列节目。刘燕打开电视,正好看到协和专家。这令她回忆起52年前亲历的一段往事。1964年9月,刘燕在协和妇产科顺产生下二女儿,是个9斤1两的胖丫头。走廊里传来林巧稚大夫的脚步声和欢声笑语,“胖丫头在哪里,快抱给我看看”,一位女护士将胖丫头交到林主任的手中,林主任抱起来满心喜悦地亲了一下她肉嘟嘟的小脸蛋。对患者和孩子浓浓的爱意写在林大夫脸上,看在刘燕的眼里。刘燕在3个月前意外痛失了丈夫,拉扯着一岁多的大女儿、又怀着六七个月大的二女儿,她的心境曾一度跌落到了冰点。林大夫给二女儿的一个亲吻,让她冰冷的心泛起了暖意。看到医生护士都这么喜爱自己的孩子,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爱是协和妇产科的核心精神所在”,刘燕在泪光盈盈中,写下了这封迟到52年的感谢信,并亲自将信送到协和医院党委。
协和的感人故事总也讲不完。内科专家沈悌回忆,自己刚开始做主治医师管病房的时候,一次病人发烧,抗菌素无效,感染内科主任李邦琦教授亲自对症指点、讲解。当沈悌离开时,李教授提出“走,去看看病人”。“不管是谁找你会诊,只要是临床问题,一定要先看病人,这就是协和传统。”沈悌说。
妇产科专家宋鸿钊曾在一篇回忆录中总结了协和为医的六个字:自省、专注和慈悲。他说,对于为医者来说,自省不断优化着他的关注领域,专注决定了他的关注深度,慈悲则是背景和色彩。这不仅是一种清醒的理智,更是医者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以及协和医院的人文“底牌”。
缔造协和新青年风貌:“长成你的样子”
大师远去,风范长存。协和医院党委通过组织举办纪念林巧稚、张孝骞、曾宪九教授等医学大家百年诞辰系列活动、“已故知名老专家事迹展”、“做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座谈会、《心术》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在全院营造修医德、重品行的良好氛围,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意识。党委还通过开展“两优一先”、“协和杰出贡献奖”、“协和杰出青年奖”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身边典型,使协和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
继承了老协和人风范的一代代协和人,就这样成长起来。外科学系老主任邱贵兴院士,带头讲人文课,主题是“大医精诚”。妇产科郎景和院士说,“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优秀党员、著名风湿病专家唐福林,为了在门诊上多看几个病人,午餐常常简陋到一个烧饼、一杯酸奶。
听着张孝骞、林巧稚的故事,循着他们的足迹走进协和的年轻一代,在协和浓厚的人文氛围熏陶下,健康地成长为有人文情怀的医学新秀。“我想长成你的样子”,这就是当代协和人见贤思齐,所肩负的“欲罢不能”的鞭子和自我加压的担子。这就是协和的“红色基因”对新人的感召。
病人老王得了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全世界该病例不足40例,生存期很短。胸外科一位青年医生接诊后宽慰老王说:“咱怕啥,小概率人生不代表没有希望。我负责您的治疗,请您负责相信我。”手术很成功,出院时老王握着他的手不放:“你们这个团队为我做了这么多,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这位青年医生说,“对我们最好的感谢,就是您好好活着。”这话说得,宛如当年的林巧稚。
一位内科住院医师讲述了他在急诊科轮转时的经历。一位中年女性,因发热、血三系减少、凝血异常等症状来急诊就诊。之前的首诊大夫很有经验地送检了血涂片。他当班时突然接到骨髓室电话,说这个病人很可能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该病在起病初期往往异常凶险,但此时病人早已离开不知去向。这位内科医生急忙从医嘱系统里查询到该病人的电话号码,不断打电话找人。无数次铃声挂断后,电话终于被病人的先生接起,但却漫不经心、反应冷淡。协和的这位青年医师不厌其烦地强调了病情的凶险,催促其就诊,终于唤起了对方的注意。后来,病人很快被收入院,治疗效果良好。这样的古道热肠,又何尝不像当年的曾宪九!
为将最好的医疗服务送到基层,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切实帮扶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发展医疗事业,践行作为国家队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协和医院连续几十年援藏、援疆、援蒙。历次组建医疗队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注重发挥带头作用,主动请缨,勇挑重担。2015年,协和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赴藏工作,共产党员占到60%。一位队员说,这里是协和前辈们曾工作过的地方,我们有责任接过他们的旗帜,把工作做得更好。赵玉沛院长说:“协和将举全院之力,把自治区人民医院当成协和的‘大西院’来建设,为维护藏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党建与创新深度融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赵玉沛院长看来,协和医院党建工作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一个个的细节,把协和好的思想作风,把协和人共同坚守的价值理念,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并发扬光大。不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而是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很多活动的顶层设计时,就渗透着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努力让党的雨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协和人认为,没有满意的医生,就不会有满意的病人。我国医改的关键是要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关爱好每一个员工、同事,大家才能以院为家;只有每个党支部建好自己的温暖“小家”,医务人员才能将这份温暖更好传达给患者。
2011年,协和医院提出“病人满意、员工幸福”的办院理念。除了“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还强调“待同事如家人,提高同事辛福感”。“一老一小”在协和得到更多的呵护。党委牵头在全院推广“爱心卡”,由老干部处联合各党总支和团委青年工作部为全院75岁以上离退休老同志发放“爱心卡”。每张爱心卡上写着所在科室为他们安排的两位爱心联系人及科室负责人的姓名及电话,老同志们有任何困难均可打电话寻求帮助。平时只要拿着爱心卡回到科里,即使素昧平生的年轻人看到也会主动为老同志提供帮助。当这张“爱心卡”送到变态反应科叶世泰老教授家中时,老人分外高兴,说“卡虽小,但却代表了医院的一片心意,这表明医院没有忘记我们,让我们老同志感到心里格外温暖”。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党委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党的重大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竭诚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每年“七一”前后,医院党委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近年来先后举办“我的梦•协和梦•中国梦”、“我心中的百年协和”、“我与协和同行”、“95协和、医路记忆——首届协和微电影节”,“健康中国、协和行动——首届科普能力大赛”等主题系列活动。老中青三代协和人用一场场高水平的汇报演出和演讲,缅怀先辈丰功伟绩,讲述协和成长故事,畅想祖国美好未来,向党的生日献上协和人的诚挚祝福。
一位协和的老朋友在微信中写道:“每年的今天无论多忙,都会期待被协和邀请参加医院的庆‘七一’大会。看一个个在生命危情时从容淡定的专家,用他们多才多艺、激情四射的另一面,深情表达对祖国、对协和、对医学、对患者的挚爱,几度热泪泉涌。是协和一员真好。”
“协和医院党委善于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和工作方法,借助新媒体等手段,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活,但‘内核’不变。”前来调研的李斌主任表示赞赏。
一位国内知名医院管理专家在个人微博上写道:“一个好的医院的标志就是两条:病人把最后的希望都留在这个医院,因为那里无法诊治也就死心了;医生都向往去这个医院工作,因为那里是职业生涯的辉煌。协和医院就是这样的一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