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怀念张之南教授
时间:2014.08.25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一名留美学生

    一阵电话铃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我正待发火,一位女士先向我道歉,然后说,“你们的张之南老师,于数日前病逝……”这真是晴天霹雳!几年前就听说他已经将协和血液科主任的位置交给了后起的年轻人,专心于著书立说,现在竟撒手人寰……这消息是如此的震惊!只要他还活着,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疑难血液病患者获得新生。
    张之南老师是我们全体同学最热爱的老师。他治学严谨,是中国少有的血液病专家。如果说中国南方的血液病疑难病人,最终会集中于上海和广州的著名医院,那么中国中原和北方地区的血液病疑难病人,最终就集中到北京协和医院,集中到他的手里。中国医疗系统的金字塔形结构,使张之南教授积累了最为丰富的诊治血液病的临床经验。这位电告我噩耗的女士,就是其中一位被张之南老师挽救成功的一位病人。她也是一位在美国的留学生。前几年在心血管会议中,我认识了她。她告诉我,她可能不久于人世。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诊断她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美国的治疗虽然有效,但是仍然反复发作,未能根治,任何一个突然的感染,就会让她离开人间。我建议她回国找张之南老师看看,或许有救。不能说中国治疗血液病的平均水平优于美国,但是中国的血液病专家处理过最多的血液疑难病,临床经验最丰富。
    张之南的外号叫“金钥匙”,这个称号缘于他在老协和时期获得的一项荣誉。他在解放前考入协和医学院,连续三年的基础课程全优,解放后进入临床训练,师从血液病专家张安教授。按照老协和的规矩,三年全优的学生会被奖励一把黄金打造的钥匙,寓意打开医学的大门。解放后,卫生部号召西医兼学中医,举办了协和医院系统及医学科学院所属单位的中医学习班。张的记忆力惊人,理解力极强,过目不忘。许多协和的著名西医教授,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力图将中医的概念用现代医学来解释。而张之南却坚持学习中医的原有理论。卫生部为了检查西医学习中医的效果,举办了全医学科学院的中医学习班的期末大考。参加考试的人,包括西医学习中医的学员、教授、专家,也包括专业的中医师和老中医。考试的结果却令人唏嘘,最高分又是由“金钥匙”张之南获得。
    文化大革命后期,我们班抢到了张之南老师为我们全天开课。文革耽误了两年的学习,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原来的教学进程谈何容易。为了加快进度。他提出了采用西方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的教学法——床边教学,即把医疗实践放在首位的教学方法。在半年的时间里。他让我们亲眼见到了大多数的各类疾患,从诊断到处理原则。有一次门诊实习,一个身材结实、上肢粗大的年轻人来到了我的诊室,病人抱怨肌肉无力。张之南老师看出了我的窘境,立即叫所有同学停下手中的工作,都集中到我的诊室来,由他给我们做了一堂“重症肌无力”的讲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病房实习中,血液病人都要经过他的亲自检查和处理。他事事都亲力亲为,从获取骨髓、制作骨髓涂片,到显微镜观察,都一丝不苟。病人出院的时候,他都会开上几付中药,嘱其何时和何种情况下服用哪一付药。由于他治疗的血液病人的效果比国内其他人的治疗效果好,卫生部嘱其撰写血液病专著。
    当我们快要离开学校,奔赴祖国大西北的山区、农村和草原的离别时刻,他鼓励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向病人学习,向基层医生们学习。张老师告诉我们,那里基本上没有西医,有的就是农村的祖传中医。不要看不起他们,他们比我们更有临床经验。几千年的农村医疗服务,都是他们完成的。
    十年以后,第一届研究生招考。我们又考回了母校。报到的时候,听说张之南老师在中央派往四川简阳的医疗队里发生了胃部大出血,卫生部立即派飞机将他接回北京,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我们一行人去八楼病房探望他。他卷曲上身,目光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移过,念叨说“该回来的,都回来啦!该回来的,都回来啦……”他居然还能记得我们这些从大西北回来的学生。
    出国的时候,他见到我们每一个准备出国深造的同学,仍然嘱咐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他的离去,给我们带来的悲痛是难以形容的。他所倡导的“床边教学”和“在实践中学习”,成为我们永远的遵循。

一名留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