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精品培训课程带我迈进临床科研之门
时间:2013.06.05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俊雄

    精良设计来源于好的理念和丰富的实践
    DCR是一门方法学的精品课程,每年向UCSF住院医师开放。无论从师资、课程大纲、进度安排、网络学习环境营造、自主设计课题等宏观布局方面衡量,还是从引导式提问、学习案例、标书模版、教学相长等微观设计方面考察,DCR都堪称经典。
    一门课程拥有八位一流的讲者、一位专职辅导教员和IT人员组成的庞大支持团队,每个组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内容涵盖临床研究设计的整个流程,为达到近50个课程目标而分解设计的近百个诱导式提问、数十次的小组学员批判和导师评阅、数百个鲜活的示例和讲者自身的研究总结,8次近百个提问的课程问卷调查和1次中期访问评估。课程做到如此精良,没有丰富的实践是绝对做不到的。而且,你能想到的先进教育理念,比如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讨论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模式,都能在该课程中看到感受到。更为可贵的是,课程让我们明白求知关键在于自身主动,而不是被动灌输。课程设计者弱化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强化了其作为诱导和推动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调动推动参与者的自主学习热情。
    而上述部分仅仅是我参加DCR网络培训切身感受到的冰山一角,当我了解到CTSI庞大、精巧、有序的设计能保证源源不断为DCR课程提供源头活水的时候,我更加体会到成功的转化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CTSI拥有完善的基础研究设施群、活跃的疾病注册网络和队列研究、分布于各个专业的专家资源库以及基于网络的转化医学思想征集方式。这些元素有机的结合使得CTSI生机勃勃,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积累成功的案例。我们30个学员也贡献了自己最有可能实践和开展的临床实验设计方案。
    协和要打造属于自己的转化医学精品课程,同样需要精良设计、丰富实践和点滴积累。协和既需要每一个研究者珍视、善待和积累每一个病例、专利、生物样本、疾病监测社区以及每一项对政府的建议,也需要有宏观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导向,以使一个个病例、专利、样品、疾病研究社区和建议都能通过一代代研究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转化为队列、新药、资源库、流行病监测网络、政策和法规,以探索未知世界,促进健康和改变未来。
    人脉网络成为推动思考与批判的加速器
    创新的思想开始只是一朵朵小火花,但在网络社区学习的环境下,同行不断给予批判刺激,就可能发生快速裂变,产生巨大的能量。DCR利用网络展开引导、讨论、同行批判、记录项目从开始的一个观点逐步完善成一份标书的全过程,同时对学生进行角色和习惯培养。DCR把网络课程社交化、人脉化,让它成为一种有用的资源被记录下来,这在重视实证的医学领域尤其有用。创新的思想需要被完善,更需要被证实,无法证实的奇思妙想是不值钱的。但现代医学发展的速度让个人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这就意味着完善和证实伟大的想法需要借助人脉网络的作用——因为每个人同时也是资源的占有者,共享人脉网络也意味着共享资源。国内的学术,往往过分倚重导师和专家的意见,不太重视普通个体的价值。显然,DCR和CTSI注意到了这一点:DCR重视学生的想法,而CTSI更是鼓励普通研究者在网络上公开自荐“open proposal”,有兴趣的浏览者都可以批判建议,让想法日臻完善,再择优资助。
    信息时代,协和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学术生态圈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专家库、人才库,以此来孵育新思想,形成新学派,让资源通过人脉的联系达到更优的配置和合理的利用。
    合理的精确量化评估体系才能让人信服
    DCR的成绩评定标准是与其设计理念相关的。为避免远程网络课程的一系列缺陷,DCR设计了复杂的、矩阵式“参与度”的评分标准:根据参与的水平(是否及时给出自己的设计、及时给予同行评议、及时回复别人的评论),主题相关度,严谨性,实质性,引用材料的精确性和网络礼仪等方面打分。这样的评分体系是对临床研究者需要具备的一些特质(比如高效、给人鼓励、善于合作、严谨慎密等)的引导,的确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