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肠外肠内营养科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
时间:2012.07.30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郑文婷

    朱女士是一名乳腺癌患者,2006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诊断后治疗须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但由于患者肘部血管极细,血管暴露条件很差且位置较深,按照以往常规穿刺方法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才能置管成功。随着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朱女士成为第一批受益的患者,在床旁超声的引导下,仅花费半小时就完成了高难度置管。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超过200名血管疑难或重症患者从这一技术中受益,减轻了盲穿带来的痛苦,降低了并发症。日前,这一成果获得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度医疗成果三等奖。
    建立静脉通道是重症患者静脉治疗的基础。如何保证静脉用药,提高静脉治疗的安全性,一直是肠外肠内营养科人不断思索的问题。以往采用的传统盲穿置管,成功率较低,并发症(如导管异位、静脉炎和血栓等)较多。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后,一次置管成功率由原先的90%提升至99%,并发症发病率从4.8%下降到了1.0%。
    实施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术,有效地解决了血管疑难或重症患者输液困难的问题。对于重度血管损伤患者,由超声全面评估未受损伤的血管解剖结构,护士改变常规穿刺模式,并不断提高双手及眼睛的协调能力。对于全身水肿患者,根据超声准确测量的水肿程度,护士确定超声下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对于重症异常体位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创建异常体位无菌区,同时3至5名专科护士配合进行个体化穿刺。
    据了解,肠外肠内营养科在国内率先倡导专职专科护士置管,改变了以往兼职护士置管的局面。这就要求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熟练使用超声仪的能力和丰富的PICC置管经验。肠外肠内营养科孙文彦护士长总结,2011年肠外肠内营养科共为200名重症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相比于国外98.9%的置管成功率和17.1%的并发症,我院置管成功率为99%,并发症仅为1.0%。可以说,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难易程度,我院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这一技术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