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各党总支(支部)《心术》读书报告会精彩荟萃(续)
时间:2011.01.13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妇儿总支:人文医学救赎仁爱的诺亚方舟
    在纪念林巧稚教授诞辰109周年之际,妇儿总支于12月1日召开了《心术》读书报告会。报告会由总支书记叶玉琴同志主持,陈杰副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郎景和、沈铿、潘凌亚、向阳、朱兰、郁琦、宋红梅、王丹华、杨剑秋、樊庆泊等教授及党委综合办杨敦干主任等出席了报告会。
    妇儿总支各支部推荐了包括医生、护士、研究生在内的八位同志汇报了自己读《心术》后的心得体会。陈书记在发言中指出:协和历史悠久,有很多优良传统,文化传承对协和十分重要。希望年轻人多向老前辈学习,将协和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精彩发言:
    章蓉娅:《心术》一书不仅回答了我“为什么做医生”,坚定了我从医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回答了“如何做一个好医生”的问题,那就是仁心仁术,信、望、爱。一个优秀的医生是有着坚定信念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在行医道路上经历种种磨难而无怨无悔。
    乔  楠:医者德为先,我们不单要有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要关爱生命,爱护患者,对病人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维”,由人及已。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李  冀: 医务工作者要理解病人的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取得病人的信任,这种信任感需要我们给予患者。
    冷明月:信、望、爱是一个社会灵魂的三角架,一个支持我们不断前进的信念。让我们永远坚守信、望、爱,发扬协和优良传统,努力做到严谨、求精、勤奋、奉献。
    魏代敏:作为低年住院医,我们可能还不具备精湛的“仁术”,但我们有一颗热忱的“仁心”。我们要对患者再多一些关爱、再多一句安慰、再多一次宽恕,重建社会“信、望、爱”的根基。
    薄海欣:读完这本书,感觉内容亦远亦近。远的是与书中的有些观点不能苟同,近的是某些片段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拥有仁心、仁术的协和人我们并不陌生,但我个人认为,在当今社会,要做一名好医生、好护士,除仁心、仁术外,还要注意情商的培养,做好有效沟通,因为情商与沟通能力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润滑剂。
    李  颖:治病先治心。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职业,就要在工作中寻求快乐和实现自身价值。一名真正的好护士不仅要有专业的护理技术,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我相信协和的护理团队一定不会愧对这身洁白,一定会传承协和精神,创新奉献,团结诚信,用己之力仁爱之心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为她们支撑起生命之帆。
    曹冬焱:书中有客观现实的无奈、有温暖的期盼、有理想化的超现实描写。“仁心”是尊重生命,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仁术”是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教与学。我们要坚持信仰、怀有希望、爱与被爱。

内科住院医师党支部:修炼仁心、学习仁术从青年开始

    12月1日中午,内科住院医师党支部在住院楼四层多功能厅召开《心术》读书报告会,马宁书记主持会议。柴建军副院长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党委综合办公室段文利常务副主任、李太生总支书记和百余名内科医师党员、住院医师参加报告会。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支部推选出11名住院医师做了发言,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
    大家通过认真阅读《心术》,分析主人公们在理想与亲情、理想与职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结合临床经历,对目前的医患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讨,并积极地提出了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质量的建议。仁心仁术是对每一位医生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强化换位思考以及服务意识,从而更好地诠释“信、望、爱”的意义。大家时而凝神聚听,时而开怀大笑,会场气氛十分热烈。柴建军副院长、李太生总支书记发表了总结讲话,他们语重心长的话语,感动了在场的年轻住院医师,同时他们还对住院医师寄予了厚望并提出要求。大家都表示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通过不断修炼仁心、学习仁术向即将到来的90周年院庆献礼。
精彩发言:
    张 婷:医生这份职业可能对于很多老专家、老教授而言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对刚刚起步的年轻医师而言,更多时候只是一份工作。这份工作的性质很伟大,治病救人,但并不能说我们很伟大;工作的本质很神圣,但并不等同于我们就是圣贤。我们只是平凡的人,需要用平凡的心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我们其实只需要多一点点尊重便可以满足,我们其实只需要多一点点理解便可以坚持,可是在要求别人之前,我们必须先加强自身修养,在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加强服务意识。
    张 路:环顾我们的周围,多少尽职尽责的医生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多少仁心仁术的大夫抱憾离开了医疗岗位。现实似乎是黑暗的,前方似乎隐约可见一丝微光,而医患之间互相的信任和关爱就是那束能够支撑起我们从业理想的曙光。但愿这束光能够如初生朝阳普照大地,驱散阴霾,让浓缩了人间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医院成为和谐温馨之所。播撒爱的种子,让信念、希望的暖流灌溉医患的心田。
    韩 潇:真水无香,却可用来悬壶济世;大爱无痕,无需刻画,无需张扬,早已如春雨润物,潜入我们心中。庆幸在协和这方精神的家园中,学习给予,学习感触,学习怜悯,学习感恩。
    杨德彦:仁心和仁术,本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无仁心,无为解除病人疾苦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医生就不会去真诚地钻研和学习,临床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提高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唯一动力。尽管名声、经济利益、晋升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某些人去努力,但是这终究是不真诚、不持久的,是不可能达到真正的仁术的。
    郑威扬:我认为这部小说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六六所代表的媒体人或者话语权掌控者对医疗行业再认识的一次真诚的尝试,它第一次让我们看到,有人尝试着尽量从中立的角度切入医疗行业,让公众和大多数媒体更真实、客观地认识这一行业。在中国,媒体与医生是两个标榜正义、理想但却经常伤害与被伤害、误解与被误解的群体,小说目的不在揭示医疗体制的痼疾,而是想唤回医患之间最重要的那份信任。而这份信任,除了需要医患之间的沟通、互信和医生的自律与医术外,作为话语权主导的媒体也应发挥应有的作用。